】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借他人名义违规建房 假手续如何"一路绿灯"
http://www.CRNTT.com   2018-12-18 12:34:33


(图片来源:网络)
  中评社北京12月18日电/日前,杭州市临安区一名医院党员干部借他人名义违规到农村建房受到严肃处理。而这一事件的背后,有多名村镇干部或参与协助,在建房申报手续办理上弄虚作假;或把关不严,审核监管流于形式。

  现年67岁的昌化镇朱穴村五保户严某,长期住城区某养老院。今年4月,一份以严某为申请人的农民建房申请由朱穴村向昌化镇政府递交。

  五保老人要建新房?仔细推敲,这有违常理。按规定,农村里的五保户,如果由村集体出资集中供养,其住房土地等资产应该收归村集体,从而失去了建房主体资格。事实上,作为五保户的严某本人,因为智力障碍意识不清,对建房一事一直蒙在鼓里。

  这幢房子究竟是谁建的?正当房屋地基开始动工之时,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到了区纪委监委。经纪委介入调查,建房者是该镇人民医院基建科科长郑红卫。

  作为城镇居民,怎么在村里建起了房了呢?调查人员随即找郑红卫谈话,询问其建房主体资格的问题。

  “我借用的是严某的名义,实际建房人是我……”郑红卫低头说出了实情,“我是委托村里书记帮我办理的。”

  原来郑红卫建房,是得到了朱穴村村党支部书记邱庆军的帮助。对邱庆军的调查谈话显示,正是他帮助运作了此事。

  郑红卫就职的昌化镇人民医院位于朱穴村,近年来他一直有在单位附近农村建一座房子的想法,但因夫妻二人都是城镇居民,不具备建房资格,于是便打起了借用他人名义,私下协商建房的主意。

  2016年12月,郑红卫通过邱庆军出面,私底下与朱穴村村民应某女儿签订协议以获得老宅使用权,准备拆除重建。但因应某去世,无法以应某名义审批,建房计划搁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