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基本能力上下功夫
http://www.CRNTT.com   2021-05-17 08:55:09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世界一流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支撑和融合作用。拥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是一个国家闪亮的经济“名片”,更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聚焦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务实举措。

  (一)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刘泉红、王丹文章表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切实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能有效打通经济循环堵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形成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有助于优化整合产业链价值链关键环节,更好地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特别是能在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整合行业资源、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系统、提升产业链集成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有利于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具备科学技术领域上的创新能力,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显着特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能够引导国有企业聚焦国家战略性需求导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流程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能够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互动创新,将国有企业的平台资源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优化组合,激活创造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有利于推动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能够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位势,促使国有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是有力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适应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规则,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价值实现模式、拓展价值增值空间,又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适应全球价值链演进的规律,加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

  文章认为,一般来说,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实力、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当前,中国很多国有企业具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在科学研判世界一流企业关键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企业实现从规模化增长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