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AI对未来大学的改变可能是教育本质改变
http://www.CRNTT.com   2024-02-05 15:13:20


 
  其次是教师面向:在AI的竞争下,必须面对三大压力,分别是教学压力、职位压力、研究压力。

  就教学压力而言,一般都强调人工智能对教师教学的帮助,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⑩然而,能帮助教师也都可以帮助学生,反而是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身份的教师要教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的流畅度是无法相比的。反之,教师做到更有效率的教学、更有创意的教学、更有特色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放下人工智能的方便,步入传统的教室,学习“新”知。但这是说得轻巧,实践出来并不容易,而是保鲜的期别很短,这是第一种压力。

  就职位压力而言,当前的学校一般性的办法不外按照师生比,确定学校的专任教师的员额,然后各教学单位依规定聘请教师,正常的情况下,一经聘雇则终身任教,直到届龄退休,是谓之专任;然而在当今社会骤变的时代,加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各种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大大提速的压力下,一个教师如果自己的知识不能即时更新,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教法不能因材施教,必然无法吸引学生,则学校为自己的声誉,不可能没有选择,为了在法理上,可以立足,不致违约;那么“专任”聘用改为“专案”聘用,或是其他制度性约束,如薪资的有感提高,都可以确保学校教学和知识的品质,只要有学校实验,而且成功,则可以形成新的时尚,建立新的制度,这是第二种压力。

  从研究压力而言,对教师而言,研究本应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在契约和时间的压力下,有可能成为焦虑和病痛的根源;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研究工作的压力,还可能同时来自自己的学生和人工智能;学生以网络写报告,写论文,交作业,这已经和他们的学习分不开,所以学生可以十分娴熟、自在地运用人工智能的各种程式为之服务,故而论文的成色、水准不会逊色于教师;其次是人工智能也会经由有心人士加以训练、引导,提出各种创见,阻断教师研究的创新能力。换言之,作为教师的研究必须又快又好,这是第三种压力。

  其三是学校面向:传统的现代化社会里,学校之于学生一如教堂之于信徒,而教堂的危机来自人口减少导致信徒减少;其次是信徒得到更加方便的信仰得道的方法,在如今的时代,学校面临的危机亦同,目前在台湾一般的学校,特别是私立大学感受最真切的危机就是“少子化”,于是想尽一切可能,在“红海”中拼搏,当然这是必要的,但是人口减少是长期不可逆之势,是以“抢生”终究只是救“急”之策,难以救穷;更有甚者是这一代生于数字原住民的学生,他们面对学习,其路径、心态和方法都改变了,有研究显示了他们的学习路径:第一他们是在娱乐中学习,学习中需要娱乐。第二他们的学习不再是我们所谓的“读书”,而是透过影音、图像,同时学习和娱乐不分的学习模式。第三“网络”是接近他们,如果不是唯一也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捷径。第四“共享”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⑪

  由于上述的生活常态,养成他们的学习方法是“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Fragmented 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非系统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归纳为以下四点,以别于“系统方式”学习,包括了时间、内容、方式和结果,都和系统学习方式有别。

  从时间来看,简言之就是有时间就学,而一次学的时间也不长。

  从内容来看,更是以精简、精要为主,不要长篇大论。

  从方式来看,则是采取遇到就学,学够就闪,不足再学。

  从结果来看,他们的知识积累是从碎片而系统的历程,因而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⑫

  在他们的学习历程里,我们几乎已经看不到“学校”的角色了,所以在新的人工智能的时代,未来大学的改变是对传统教育本质的改变,特别是对大学作为“学府”的挑战是极深刻的。

  四、未来教师角色与大学功能的自我调整

  在上述变化的冲击下,目前可以看到教育界的焦虑,许多专家也提出不少建言,例如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考,目的不外把学生拉回学校,当然,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效果,然而根本性的问题在于长期的应变是教师的角色和大学功能方面的调整: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调整:

  按韩愈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者不论何种,本质上都是将自己以为是的、对的、正确的答案告诉来学之人,然而在“变”的时代,知识上自以为是的、对的、正确的答案又能存在多久,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是真理般存在。所以未来式的大学教师主要的角色:

  一是问题的引导者,善于提问,这是人工智能很难掌握的特殊技能,因为提出问题的背后,包含了理解和怀疑,也包含了对理解的怀疑和对理解之外不理解的怀疑;同时提问又是迫使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答的过程,教师没有相当的理解是提不出问题的。

  二是思考的引导者,相对于人工智能提供现成的参考,学生面对各参考并不容易判定参考答案的价值,甚至难辨真伪,分办真伪、判定价值,必须自己有思考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元、变化的情境中,自我寻找并认定何者为最宜策略,思考的引导是使学生用人工智能、而不困于人工智能、永远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的重要方法。

  三是成为“终生学习”的身教者,教师无法给答案,无法在知识的广博和精确方面与人工智能竞争,但对知识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的热情,这是人所独有的不同于人工智能的被动地、逻辑地接受与学习,教师能成为“终生学习的身教者”对学生有意义,对人类也有意义。

  其次是学校功能的变革:

  当学校作为人类知识传递的“教”的中心逐步弱化之际,它作为“育”的功能依然是无可取代的,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当然朋友不一定在学,然而知识社群不仅是朋友,而是“学术圈”,学校因“学”而聚,为学而集,这里经常性聚集了学者、学生,形成自然的“学术圈”,提供理性对话的情境,提供知识激荡的场合,所以学校作为“群育”的场所,对教师、对学生都是其他场所无可比拟的。而透过此一功能也必然延伸出以下的功能:

  一是学术信息检证中心,人工智能最为使用者诟病的是假信息太多、太“真”,令人防不胜防,学校既是“学术圈”场所,自然有责任也有条件承担起“检证学术信息”的中心,建立起凡由学校检证的学术信息都是学界可以放心引用的学术论点。

  二是学科前沿及跨越研究中心,作为学术信息检证中心决不是简单、容易的任务,精英的研究群体,有志成为学者的学生团队,常常聚会,坐而论道,科际对话,机锋处处,必然出现许多创新的观点、创意的想法,因此,必然也成为无可替代的学科前沿及跨越研究中心,为解决学科前沿的难题,填补中国科技的空白,推动学科间的整合,打破学科壁垒,形成新的知识。在“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产生另一副产品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课程的提供,使课程教学成为新的科研成果的第一波“商品”。

  三是虚拟与实境人才评量中心,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了人类记忆及重覆的工作,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考评工作,也必须从记忆和应变式的考核,改为解决问题式的考核,一般而言,学校可以透过自身比较强大的人工智能电脑,模拟各个专业所出现的各种、各类、各个层次的问题情境,测试应试者如何适用自己的学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可以经由人工智能预测其方案和实施的后果。由不同层次的问题测试其能力,从而可以层层提升,以便恰如其分地测试出个人的方方面面的能力。因此,学校就可以务实地向社会与国家输送适当的人才,从而学校也可以蜕变为全社会各个行业“优质证照”核发中心,为社会提供可信的人才。

  为了配合这些变化,当然学校的组织结构、人事安排、环境塑造等等,也都必须进行必要的、逐步的扁平化改造,以因应变化,适应未来。

  五、结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所以很合理地推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兴衰标志着国家人才库的深度,科学研究的水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究其高等教育的系统设计、结构运作来看,依然是以学校为中心,传统的课堂式的教和带研究生做课题的方式培育人才,贡献社会;此一模式,显然是以教者为主体去决定学生的需求,此一教育模式的设计,是根源于教者与学生所获得信息的时间和信息量的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知识上,必须以师为尊。然而,信息改革,特别是AI革命深刻地挑战高等教育的传统存在。

  两岸大学在变局下,各自感受的冲击不完全相同:

  台湾的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最深刻的感受是永续经营的困难,大学拼命在生源方面竞争,从而对学生学习模式改变的因应之道,比较欠缺,对未来大学中、长期的变化,注意较少,只有少数的公立的大学虽有所注意,⑬提出许多以“学习”为中心的新的可能,然而本质上依然希望重塑大学成为“学习”的中心,但这有可能低估AI的冲击。

  大陆的大学基本是公有制的学校,全社会、全行业、全方面都处在变局的考验之下,大学更应该从容地透视未来,更应该以“改革开放”的气魄,选出若干学校、院系进行试点式改革,以便总结经验,面对未来,在大学改革上走出中国式的未来大学之路,才能为民族复兴输送源源不绝的新型人才。

  注释:

  ①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2023/08/23查阅,https://academic-accelerator.com/encyclopedia/zh/higher-education

  ②《述而7》

  ③韩愈,师说

  ④周慧仪,AI的现在与未来对教育有何影响?,2023-06-26,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i的现在与未来对教育有何影响?/

  ⑤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

  ⑥萧通,国产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向社会全面开放,2023-08-31,https://www.hk01.com/article/93568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⑦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应用:2023年教育AI的A-Z指南:您需要知道的几乎所有内容,https://blog.classpoint.io/zh-hant/2023教育-ai-的-a-z-指南:您需要知道的几乎所有内容/

  ⑧同④

  ⑨宗教改革,2023年8月31日查阅,https://www.ehanlin.com.tw/keywordPool/wordPage.html?key=宗教改革&subject=H-HI

  ⑩小猪老师,探讨人工智慧在教育领域中的利弊,2023/05/04,https://vocus.cc/article/6452d7d0fd89780001e7e369

  ⑪庄书怡,台湾Z世代之手机娱乐行为解密,资策会,2016/05/23,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8857#

  ⑫田育瑄,“世代小愤青 谨慎不留数位足迹”,〈亲子天下〉,2015-11-19,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9063

  ⑬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迈向未来大学的愿景──开创未来(Pioneering theFuture),https://www.future.ntu.edu.tw/whitepaper13,台湾大学未来大学臼皮书2021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11月号,总第311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