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苏嘉宏:蔡英文就职演说全文的感想
http://www.CRNTT.com   2016-05-21 00:33:02


苏嘉宏
  中评社台北5月21日电(特约作者 苏嘉宏)蔡英文就职演说中,台湾取代“中华民国”,只在提及“宪法”时与“中华民国”产生联系。提到“中华民国”的地方“正式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十四任“总统”、“我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当选‘总统’,我有责任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和领土”、“新政府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我所讲的既有政治基础,包含几个关键元素,第一,…;第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尽管如此,马英九是最后一个中国人“总统”,蔡英文是第一个台湾人“总统”;但是,独派只会认为蔡英文是亲台派的“中华民国总统”,远远还不是独派的台湾“总统”。所以,中国大陆应就独派的不满意中,可以认知到蔡英文与“台独”的相对距离。虽然,台湾两个“国家认同”(对“中华民国”的诠释内容)不同的政党轮替执政,但是蔡英文的“维持现状”就是延续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的现在进行式,是一个蔡英文难以跨越的“中华民国宪法框架”,与美国的远东西太平洋地区利益保持一致。

  两岸关系上只说尊重九二史实,绝口不提“九二共识”,遑论承认;而且两岸关系的篇幅比重极低,显然有意内政摆在优先、着重,同时又把两岸关系导向区域、全球和新南向,将两岸关系包藏于更大范围的概念内,刻意淡化的意念,相当明显。两岸关系毕竟是一个台湾的重大的政治课题,两岸关系消极以对,却又要在区域和平关系中自诩要扮演“和平的积极沟通者”的角色,应该相当困难。

  九二会谈是历史事实,这一点无人能否认;但是,蔡英文说的四个政治基础的第一点:“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她虽然只提到的“求同存异”四个字,对九二共识不置一辞,但世所共知的事实是,所谓“求同”是指两岸都认可“ㄧ中原则”,而“存异”则是“两岸各自表述其内容”,这应该可以说是“九二共识”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看北京能否接受蔡英文的版本?只能等着瞧。只承认“会谈”的历史事实,两岸是否决定继续“会谈”,也就是在国共之间过去达成的共识之外,还要寻求新的“民共共识”?蔡英文说的四个既有政治基础,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台湾的民主机制与新一届的民意,弦外之音在此。因此,中国大陆当然不满意,但也很难不接受,毕竟蔡英文呼吁“两岸执政党”展开对话造福两岸人民,言下之意应该就是对“民共对话”、“蔡席会”的铺陈,如能实现,两岸和平自能延续。

  另外,她一开始就提到的所谓“解决问题”,就是指责前任者留下了一大堆问题;提到多种“国是会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会?开会形成共识有其必要,但很含糊,没有胆识明确说出自己的方向、路线,非常可惜。
 
  (中评社特约作者苏嘉宏 教授/博士)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