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朱立伦访美后两岸路线:战略性思考及双面刃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22-10-26 09:51:40


 
  肆、朱立伦新两岸路线来自党内及大陆之挑战

  2016年自民进党执政以后,公开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台海形势陷入兵凶战危的险境,且被国际社会视为是亚太区域最突出的火药库。“九二共识”是保护台湾安全、拓展国际空间及两岸稳定和平互动框架重要基础,“九二共识”的功能具有回归两岸和平的本质。朱立伦访美对“九二共识”表述言论,并未获得党内普遍性同意。

  一、党内对朱立伦路线之质疑

  针对朱立伦访问美国抛出“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并说国民党是走“亲美反共”路线,其意在要撕掉国民党“亲中反美”的标签,表明国民党一向是走亲美路线。6月16日前总统马英九公开直说“九二共识有共识”,主政期间一向主张“和陆”,可以“亲美”但不用刻意反共。尤其马英九特别指出,当时在谈“九二共识”时系由他时任陆委会副主委负责督导,1992年10月底与大陆当局达成两岸都支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一个中国涵义”双方解释不同。11月初海基会去函给海协会,表达是否可以用口头声明的方式各自表达,海协会回函“你们的建议我们充分尊重与接受”。

  6月28日同样率团至美国访问的前主席、立委江启臣宣称,国民党的主张是“亲美友日和陆”,对大陆的关系主张以和平的方法处理两岸长期面临的政治问题。江并未论及“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但主张“一中各表”。同时,指出美国其实也是这种主张:大陆主张“一个中国原则”,美国主张“一个中国政策”,也是某种程度的“一中各表”。另前国民党主席竞选者、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公开以“九二共识就是和平共识”为题,发表“告全体党员书”,批评朱立伦访美时对“九二共识”的相关论述背离事实;非多数党员及珍视两岸和平的民意所乐见,国民党不应被民进党给牵制,应站稳既有两岸立场。呼吁国民党高层捍卫蓝营的核心价值,不希望两岸路线变质。⑩

  前国民党主席候选人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更抨击,朱立伦身为国民党党主席,对于“九二共识”如果都不瞭解,怎么可以“讲谎话、讲错话”,“九二共识”绝对不是“没有共识的共识”。“九二共识”当然有其内涵,就是1992年的相互理解,在这个相互理解里面有“两个共识”,一个“没有共识”。“两个共识”即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谋求国家统一。另外一个“没有共识”,台湾主张“一个中国可以各自表述”,但大陆认为协商事务性问题,“一个中国”只要强调“原则”而不需要着重“内涵”差异,这是两岸在1992年会谈的相互理解,故“九二共识”不会是“没有共识的共识”。

  针对朱立伦论及“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所引发政治风波,国民党前副主席、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则指出,国民党中央已更正并强调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并没有改变,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此为维持两岸和平稳定之“定海神针”。并澄清民众认为国民党“亲中”,但国民党应是最能处理两岸关系的政党,“亲美和中”是国民党既定政策;现若国民党执政,凤梨及石斑鱼绝不会无法销陆,国民党主政时期两岸关系处于最和平稳定状态。

  总体而论,国民党党内对朱立伦两岸论述质疑,显示不应在“九二共识”立场退缩,应站稳既有立场。国民党质疑民进党既不承认“九二共识”,却在使用“九二共识”所带来经贸红利。重申马政府时代两岸在“九二共识”前提下签订ECFA,民进党当局仍在享受ECFA带来的实惠,显然“民进党即使不承认九二共识,但实际上却在拥抱九二共识所带来的功能价值”,故国民党应名正言顺揭橥高举“九二共识”大旗。国民党或可藉此彰显政党认同及支持度,在政治市场中提供选举集体动员诱因,以重新取得两岸论述话语权及路线主导权;不应陷入自我边缘化及被绿化,从而模糊化政党形象之困境。

  二、大陆对朱立伦两岸路线之挑战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回应朱立伦的“亲美爱台论”和“九二共识”时强调:“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界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两岸关系性质,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不容扭曲,更不能毁弃。同时,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大陆与国民党互动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维护两岸和平稳定的关键。

  2022年7月1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针对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发表题为“愿香港回归自由”的声明指出,在“港版国安法”通过后,香港民主受到严重打击,无论体制内议会或街头意见的表达都被封杀、媒体与个人的言论自由受限,无法投票表达声音,只好用脚投票、远走异乡。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则回应:“希望有关人士多说有利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话,多做有利于促进双方交流互动的事,而不是相反。”并未完全点名批判朱立伦。⑪

  然而,针对行政院长苏贞昌评论“一国两制”根本不堪检验,立法院长游锡堃批评大陆违背“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承诺,利用司法威吓及文化同化,刨去港人对香港的情感及民主意识,国台办则是公开指名反批苏、游诋毁“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暴露谋“独”分裂本质,完全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投机。⑫这显示大陆对于接受及认同“九二共识”的国民党,及拒绝承认与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民进党,仍存在差异化的不同对待。

  伍、朱立伦新两岸路线的政治意涵及其局限

  台湾领导人蔡英文曾提“九二会谈精神”,前领导人陈水扁曾诠释“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现任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则提出“建设性模糊”概念,以取代“创造性模糊”。综观朱立伦两岸论述及路线调整,其所使用政策语言与民进党具诸多相似性,给予外界拾人牙慧、模仿抄袭绿营两岸论述之感,掉入“类民进党化”的质疑,这样论述恐产生“双面刃”政治效应。

  首先,具有模糊化国、民两党两岸路线作用,破除一再被污名化困境。朱立伦两岸论述与民进党当局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在公共论坛领域具有“模糊化”或混淆彼此政策界线及歧异性的作用,而非仅是简单地政策论述抄袭;而是要破解台湾社会已被民进党“绿化”的意识形态、文化霸权所笼罩,藉此混淆民进党与国民党两岸论述,避免遭受民进党的标签化、污名化。

  在民进党执政下意识形态霸权框架中,民进党不仅取得台湾主体性代言人及未来台湾前途主导权;同时,也能不断质疑国民党因其“外来政权”、“中国属性”而饱受批判的“亲中卖台”。例如坚持“务实台独”主张的副领导人赖清德,即使提出“亲中爱台”主张,也不因曾提出“亲中”而被质疑“卖台”。民进党已攻陷台湾社会意识形态高地,成为捍卫台湾前途及维护民众权益之唯一政党。此种政治氛围及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化”,实非理性及成熟公民社会所展现。

  其次,揭橥美台关系高于两岸关系,改善对美关系寻求支持。马英九时代的“亲美和中友日”路线,到朱立伦已转向为“亲美和中”再到“亲美反共”。朱立伦宣称国民党主政时期,中华民国与美国具有抗日、反共产主义扩张的共同历史记忆;宣称愿意支持及配合美国拜登政府之“印太战略”及政策,衬托出国民党比民进党更“亲美”的历史过程,以取得美国信任。一旦国民党执政,也会重视“美台关系”,且高于“两岸关系”;与美国印太战略及对中政策保持相向、亦步亦趋。⑬

  复次,造成蓝绿国家战略趋同,差异性缩小化。原来蓝绿在国家战略上已产生分道扬镳,现国民党主张“亲美和中”转成“亲美反共”;而民进党采取“亲美抗中”,如此蓝绿两党国家战略共同元素组成更多交集,此即是“亲美”,类似又有差异是民进党“反中”,国民党则认为“中共非中国”,所以采取“反共”不“反中”策略。民进党质疑,尽管国民党主张“亲美”,但在力挺“九二共识”前提下,采取“亲中但反共”路线,是否仍有“亲美”空间不无疑问。

  国民党的国家战略选择,一向是采取“一中各表、亲美和中”均衡战略;民进党质疑“亲美”与“和中”恐难并存,只能采取“抗中保台”、“联美抗中”失衡“一边倒”战略;且认为反对“九二共识”,不接受“一中各表”,“抗中”的战略始与美国利益最接近契合。而国民党改采“反共”路线,符合传统党既往“中共非中国”论述,以“反共”与民进党“反中”相对比。 

  再者,降低民进党运用“大陆因素”操作选举策略。朱立伦所提“亲美反共”、“亲美保台”的两岸论述,也有因应2022年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及未来2024年总统选举而要调整路线,避免民进党一再藉由操作“大陆因素”,反面助攻而成为其“超级助选员”。朱立伦引用前领导人民进党籍陈水扁所称“九二共识”为“没有共识的共识”,藉由打“战略模糊牌”,避免陷入民进党所设定的“抗中保台”路线的框架陷阱。

  观察民进党在地方选举及台湾大选中选举策略,往往运用议题操作“大陆因素”干扰及介入台湾选举,形塑国民党为大陆“在台协力者”角色,边缘化国民党两岸路线主导权;以“抗中保台”路线,凝聚泛绿及中间选民认同及支持度。换言之,朱立伦采取“亲美反共”、“亲美保台”路线,不仅试图吸纳浅绿选民,也试图拉拢广大中间选民,以寻求选票极大化目标。在其倡议“亲美反共”、“亲美保台”路线后,根据民意调查其政党认同度也获些微提升。

  最后,恐引发党内派系间路线争论及权力竞逐。朱立伦为选举抛出“亲美反共”路线,短期内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化解被民进党“标签化”,从而创造选举政治佳绩。但长期而言,将会流失掉支持国民党的忠诚选民,对党的未来长远发展其实可能是更不利的。朱访美行高举“亲美”路线,强调会“持续对抗共产主义”,提出“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是“创造性模糊”等等。朱立伦塑造国民党迈向“亲美反共”路线,本为解决国民党长期被民进党标签化“亲中”政党形象,现高举“反共”此恐会被陆方解读成减少或断绝与陆往来讯号。

  陆、结论

  马英九时代的“亲美和中友日”路线,到朱立伦已转向为“亲美和中”再到“亲美反共”。朱立伦藉由国民党主政时期与美国具有抗日、反共产主义扩张的共同历史记忆,愿意支持及配合美国拜登政府之印太战略及政策,衬托出国民党比民进党更亲美,以取得美国对国民党信任;同时,亲美反共、亲美保台的两岸论述,也是因应九合一选举而调整路线,避免民进党一再操作“大陆因素”成为其“超级助选员”。

  国民党一再批判民进党“亲美反中”、“抗中保台”路线,不利于台湾及民众之利益。观察民进党在地方选举及台湾大选中,往往操作“大陆因素”干扰及介入选举,以“抗中保台”路线凝聚选民认同及支持度。是故,当朱立伦强调两岸路线转向强调亲美反共、亲美保台路线,逐渐与民进党趋同时,其动机不仅破除民进党对于国民党“亲中卖台”、“媚共”形象之标签化;同时也在吸纳浅绿选民,试图拉拢中间选民,以寻求选票极大化目标。

  显然,朱立伦两岸路线正遭遇来自党内派系挑战及质疑,这恐加深其内部路线分歧及权力竞争。尽管朱立伦的两岸论述,在政治语言选择上向民进党靠拢,致被批为已遭面临政治吸纳、被边缘化及绿化之风险。就此而论,朱立伦两岸路线调整犹如一把“双面刃”,既可能去除民进党对其标签化作用、强化美国信任及降低选举中“大陆因素”,同时也恐刺激党内派系间路线分歧及权力竞逐;恶化国共关系,从而导致党失去两岸治理能力及丧失两岸政策优势、长项。国民党应思考如何维持既有的两岸政策及沟通之优势,避免被民进党也被民众党在两岸路线上“双重边缘化”,最终政党竞争格局从蓝绿两元权力结构,转换成三党鼎足而立、三分天下之局面。

  注释:

  ①周志豪,《九二共识没有共识的共识? 洪秀柱:国民党何以一步步成小绿》,中国时报,2022年6月15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615005408-260407?chdtv。

  ② 严思祺,《台湾朝野:台湾的未来由台湾人民决定》,BBC中文网,2014年6月12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6/140612_taiwan_future。

  ③柳金财,《朱新中间路线应纳江、张》,联合报,2021年9月27日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

  ④《国民烂党是最大的卖台集团!》,2021年3月26日,https://ore168.pixnet.net/blog/post/405312721。

  ⑤陈彦宇,《朱立伦喊扩大决策圈,王金平献策学“小兵立大功”反制民进党》, 上报,2022年1月17日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135506。

  ⑥江今叶,《谈九二共识 朱立伦:没有共识的共识》,中央社,2022年6月7 日,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6070013.aspx。

  ⑦ 陈昀,《两岸用社会力交流淡化政治,朱立伦:国民党要认清在野事实》,自由时报,2021年9月4日,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61017。

  ⑧《朱立伦胜选:整合国民党及提出“两岸论述”成挑战》,德国之声,2021年9月27 日,https://udn.com/news/story/122404/5775624。

  ⑨周怡孜 ,《抛两岸和平备忘录当第三宪,张亚中:夺回爱台论述才能执政》,镜周刊,2021年9月25日,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921inv005/。

  ⑩王寓中,《卓伯源:“九二共识”的最大现实价值就是两岸和平》,联合报,2022年7月1日,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428866。

  ⑪ 陈政录,《国台办喊话朱立伦,多说有利两岸关系和平的话》,联合报,2022年7月1 日,https://udn.com/news/story/11241/6430314。

  ⑫《国台办斥苏贞昌等诋毁一国两制,暴露谋独分裂本质》,商台新闻,2022年7月1 日,https://today.line.me/hk/v2/article/x21KO9w。

  ⑬杜冠霖,《朱立伦提“亲美不亲中”,他批最烂党主席:路线跟蔡英文有何区别?》,ETtoday新闻云,2022年06月09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609/2269638.htm。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9月号,总第297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