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关于民进党“新潮流系”的社交媒体舆情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8-04-04 14:04:35


图1:2017年9月以来台湾社交媒体“新系”舆情走势图
  中评社╱题:关于民进党“新潮流系”的社交媒体舆情分析① 作者:中评智库基金会

  2018“九合一”选举临近,随着民进党各县市长党内初选的展开,派系政治再度走上前台。据统计,作为民进党实力最强、最有战斗力的派系,“新潮流系”在台湾网络声量和关注度上处于领先地位,与“英系”和“谢系”共同构成了“一大二中”的舆论格局。台湾网民对“新系”印象也具有一致性:纪律严明、能力出众但善于权谋、唯利是图。在“新系”政治人物中,赖清德、陈菊的网络舆论影响力最大,郑文灿、段宜康、蔡其昌、梁文杰等人也擅长幷用心深耕网络舆论,获得较多网民的关注。围绕2018县市长选举,“新系”将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展开一系列布局与交易。

  民进党高雄市长2018候选人初选如火如荼。1月中旬,陈菊力挺的“新潮流系”现任“立委”刘世芳退出党内初选引发台湾政坛震撼,也再度开启了台湾舆论有关绿营派系斗争愈演愈烈的讨论。

  而作为成立时间最久、身段最灵活、组织纪律最严密、选战操盘能力最强的民进党“新潮流系”(以下简称“新系”),一直以来备受台湾舆论关注。近十年来,民进党内主要政治人物无不与“新系”或合作、或斗争,邱义仁、吴乃仁、陈菊、赖清德、段宜康、郑文灿等绿营骨干不仅让“新系”香火延绵不绝,更屡次成为岛内政治事件的主角或“影武者”。此外,“新系”对民进党两岸路线、内外政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去年9月“新系”赖清德接任“行政院长”,这意味着在民进党二度执政的背景下,为了因应绿营内部与台湾政局新形势,“新系”决定从“抬轿者”变为“坐轿者”的角色,而这又会给绿营政治生态与2018、2020选举带来一系列政治影响。因此,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采集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中旬,台湾社交媒体涉及“新系”的新闻报道、分析评论与网民留言,梳理近四个多月内“新系”舆情特征,并以比较的视角对“新系”的政治前景进行预判。

  一、舆情背景

  1、周期特征

  如图1所示,2017年9月以来,“新系”的网络舆情呈现出高开低走、波动延续的走势。2017年9月主要受到赖清德接任“阁揆”事件影响,声量与关注度达到四个月内的最高峰。10月的声量与关注度出现明显下滑,11月更是下滑到舆情观察期内的最低点,12月有所回升,而以截至1月15日涉及“新系”声量与关注度来看,1月可望与12月至少保持相同水平。

  图1:2017年9月以来台湾社交媒体“新系”舆情走势图

  由此可见,结合近四个半月来台湾政坛新闻事件,“新系”在台湾社交媒体舆情的变化主要受到与绿营相关的人事变动、爆料丑闻、选战动向影响。从时间轴来看,9月以来台湾网络舆论涉及“新系”的新闻事件或舆情事件主要由表1显示。

  值得持续观察的是,以2018县市长选举为主线,包括新北、宜兰、台南、高雄等地民进党内初选已经隐约出现或完全出现“新系”与非“新系”竞争的图景,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台湾网络舆论和社交媒体对“新系”的关注和讨论,虽难以企及9月赖清德接任“阁揆”初期时的水平,但今后涉及“新系”整体舆情规模增大的可能性较高。围绕党内初选的突发事件、刺激性言论、激烈人事斗争新闻,都可能让“新系”成为舆情事件中的焦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