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赤琰:中国一定要和东盟建立友好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2-02-08 00:40:20


郑赤琰接受刘乃强专访,指出中国需要改变贸易思维,不要再做“世界工厂”,应转而对外开发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农业资源。(中评社记者摄)
  中评社香港2月8日电/香港知名学者、中文大学荣休教授郑赤琰日前接受《中国评论》月刊学术顾问刘乃强的专访。他指出,中国需要改变贸易思维,不要再做“世界工厂”,应转而对外开发资源,像石油、矿产,但这还是不够的,中国还要出外找两种资源:人力资源和农业资源,尤其东南亚的农业发展潜力大,很多资源都没有被开发。

  此外,他还指出,中国和东盟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国应该开辟一条商业航海路线,与东盟国家联合开发水路交通。应该以运输角度去看南中国海,把它视为一个运输网,这样对中国和东盟都好。专访主要内容如下:

  刘乃强:最近APEC开会,美国却提出成立TPP。在这个国际形势下,你觉得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会有什么变化?

  郑赤琰: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确存在问题,其中包括边界主权问题,涉及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另外中国又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越南、印尼有海上纠纷。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就会很麻烦。先讲越南,中越过去曾就海上问题交战,现在情况更复杂,因为美国、日本、印度相继插手。再来是菲律宾,她以前是美国殖民地,独立之后是美国盟友,但菲律宾比越南容易处理,因为她在争取岛屿主权问题上,没有越南来得强硬。其他国家,像马来西亚、汶莱比较低调,问题亦都比较不明显。

  以上这些纠纷,对中国肯定不会构成军事威胁,但中国要在21世纪崛起,一定要和东盟国家建立友好关系。针对这一点,中国可以用马来西亚作为一个突破口,因为马来西亚传统上不受美国和其他国家影响,加上国内有很多华人,政府不敢轻易改变对华政策。

  话说回来,我觉得除非中国发动军事行动,否则我不认为中国和东盟会爆发军事冲突,主导权还是在中国。

  刘乃强:东盟10+1自由贸易区旨在共同发展经济,但除了开发石油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合作,可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郑赤琰:在东盟10+1的架构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一日千里,双方要确保主权纠纷不会影响这些经济合作。事实上,东盟的本质是一个经济组织,在政治、军事上的合作很少,所以中国也只能从经济入手,加强与东盟在这方面的合作。就这点而言,我觉得中国未够积极。举例来说,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是东盟十国里面最大的,但来中国投资的马来西亚人十倍多于去马来西亚投资的中国人,完全不符合两国的人口比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