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叶国谦答中评:香港必须走向政党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5-03-03 00:48:45


港区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民建联立法会党团召集人叶国谦。(中评社 廖梓达摄)
  中评社香港3月3日电(记者 杨犇尧 廖梓达)在2015年两会召开前夕,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叶国谦接受中评社专访,就香港未来政党政治的构建提出看法,认为香港未来必须向政党政治发展,而对于香港的发展,他认为“香港要发展,就必须向1000万人口城市迈进”。

  香港必须走向政党政治

  叶国谦认为,政党政治决定今后香港政治的运作方式,将是越来越热的话题,目前,立法会和香港特首选举采取互不干涉模式,特首和议员分别由独立的选举机制产生,这种各自独立的模式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有着显着不同,也就是说,特首与政党没有直接关系。关于这一点,《基本法》虽未有明确列出,但却在《行政长官选举条例》中有特别说明——特首不能具有政党背景,即便有,也必须在当选以后辞去政党职务。

  “民建联立场是支持特首,但由于特首不是我们民建联的党员,这种支持只能停留在道义上。”叶国谦认为,反对派无休止给民建联贴“保皇”标签,正是因为香港的立法会不具备行政议会性质,因此,监察和监督成为立法会最主要的单一职能,如是机制导致了一个现象,越能批评、越擅于批评的议员就越得市民宠,而持支持立场的议员就会被认为“不尽职”,最后,变成“整个立法会全是反对党”。

  “这是香港政治面临的困局——历任香港特首(尤其是前两位)在当选时声望很高,但执政一两年以后就迅速跌落。”叶国谦指如果特首是由政党产生,其施政就代表的是政党意志,立法会的行政性质就能得到彰显。但鉴于目前的情况,他表示,仍然对政党政治的发展前景持保留意见。

  “香港的政党还未发展成熟。”他解释为什么会对政党政治发展持保留意见道,受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传统的影响,民众对政党基本持负面态度,特别在香港社会内部,本地市民受过去国共内斗的影响较深,普遍对政党政治表示担忧,同时,也有市民对香港本地政党的瞭解不够的因素存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