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史文语中评:美中两国军方不必装着没分歧
http://www.CRNTT.com   2014-04-10 01:39:14


史文认为美中军方不是需要互访的场面更需要深入直接的沟通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4月9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美中军方领导人在哈格尔访华期间的言语交锋,美国知名亚洲安全问题专家史文(Michael Swaine)对中评社指出,这种坦率开放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好的,双方不必假装没有分歧,但这是微妙的东西,谁也不要过分刺激对方。他强调,美中之间需要尽量多接触、多对话,不只是高官互访的场面,更需要深入坦率的沟通。

  美国防长哈格尔在北京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的会谈,以及与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的会见,针锋相对的氛围与他在东京时美日之间的同声同调,以及刚到青岛时获准参观中国首艘航母的喜悦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常万全要求美国不要姑息养奸,并强调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会妥协,不会退让,不会交易”;范长龙会见哈格尔伊始,当着媒体的面就直言对哈格尔最近在夏威夷和东京的表态不满意。哈格尔也在北京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美国与日本和菲律宾有安保条约,会履行安全承诺。为此西方媒体在报道时,纷纷使用了“争吵”、“正面交锋”等标题。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在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种坦率开放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好的,双方不必假装没有分歧,但这是微妙的东西,谁也不要过分刺激对方。他说,军方领导人说话比较容易直言不讳,尤其是中国军方领导人在回答外交问题时不那么圆滑老到,会直接说出自己对中国国家利益的看法,相比之下美国军方领导人更有经验,说话也会更谨慎一些。他指出,虽然双方有些言语交锋,但不应该分散人们对直接沟通重要性的注意力,谁都不想因为言语上的不同而牺牲重要的美中军事关系。

  史文分析,哈格尔此行是试图摆平衡。一方面要让日本安心,如果中国先动武,美国会支持日本;但另一方面,美国也不愿意做一些事情,让日本或其它盟友领导人更大胆冒险,来回击他们认为中国更强硬的行为。美日分析家对问题的性质有共识,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未必有共识。哈格尔试图展示其对日本的信心与支持,但也试图不过分对中国表达担忧,但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对问题的源头确实存在明显分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