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韩专家郑焕禹:一带一路不是排他性地区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15-06-25 00:24:25


韩国学者郑焕禹。(中评社 张翼鹏摄)
  中评社香港6月25日电(记者 杨犇尧)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调查担当官郑焕禹在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与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中心合办的“一带一路与东亚安全趋势”研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不是排他性的地区主义政策。中韩两国共同为地区经济整合模式的发掘及深化而做出努力极为重要,在这种努力下,新近签订的中韩自贸区协定将成为极为重要的先例及指导方针。

  郑焕禹首先回顾称,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经济关系取得长足的发展,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中韩在历经两次飞跃到签订中韩FTA的今天,两国经济正面临新的飞跃。

  他分析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韩经济关系面临新的课题,可概括为两大限制,其一是不均衡性,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韩国企业主导了中韩间的分工合作,而在取得了持续发展之后,现在中国企业也具备了能够主导中韩间分工合作的规模和能力;另一个限制则是对象市场的局限性,中韩间分工生产的目标市场局限于成熟市场。今天,随着中国的持续增长、市场多元化及成熟市场的萧条,这种分工生产的参与国和对象突显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必要性。

  因此,经过20余年的飞速发展阶段,面临新飞跃的中韩经济关系必须要解决两大课题,一方面,需要构建两国企业得以相生并存的新国际分工结构,另一方面,中韩两国正面临着需要凭借过去中韩间通商合作的经验,提出并引导地区经济整合模式的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政策具有以下三大特点: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并非排他性的地区主义,不区别对待亚洲地区内一带一路以外的地区。其并不意味着要通过一带一路弱化美国、日本的地位,或与这些国家形成对立关系;其次,地区经济整合也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方向,在中国政府公布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中也有体现。一带一路战略中包含与亚洲地区国家间的贸易及投资自由化、通关便利化、与亚洲地区国家间的双方及多方自由贸易协定。其中也包含RCEP、FTAAP等亚洲地区最大的多国间地区贸易协定;第三,经济上以扩大本国产业的竞争力为目标。不仅以扩大海外投资为目标,还以通过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chain)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扩大影响力为目标。如前所述,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加强与中韩间得到加强的转变类似。这种转变对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地区或国家来说,既可能是一个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挑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