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九死一生 记最后的中国籍飞虎队员陈炳靖
http://www.CRNTT.com   2015-08-08 00:46:00


1943年夏天,陈炳靖执行任务前,因为当天是13号星期五,飞机编号又是13,战友为他照了一张“遗像”
 
  到达汉口,全期300余人步行至成都,接受陆军训练,编入黄埔军校第15期,再接受空军训练,完成后1941年赴美受训。1942年学成后,学员经拉美、印度抵达卡拉奇,每人驾一架P66返国,至目的地成都双流机场不远处,领队要求陈炳靖离队。不解何意,又不熟地形,首选应是跳伞,惟念及国难当头,尚未投入战斗就牺牲一架战斗机也有不妥,陈炳靖选择迫降。

  在河床处着陆,将近停止滑行时,飞机撞上土堆,陈炳靖头撞上座舱,旋即昏迷。战斗机迫降死亡率极高,他万幸找到河床,得以安全着落,若提前几秒,撞力加大,则必死无疑。
 
  此乃第二劫。
  
  1943年10月1日,陈炳靖首次执行出国任务,从昆明起飞至越南防城港,驾驶P40战机掩护P24轰炸机摧毁日军仓库,完成任务返航之时受到日军拦截。陈炳靖击落日军飞机一架,自己的座驾也遭日军袭击,弹片差点击中头部,被迫在中越边境的原始森林附近跳伞。

  此乃第三劫。

  降落伞不断下降,陈炳靖最终挂在了离地约5米的树上,当他试图剪断降落伞带时,重心丧失,没能夹在树上,狠狠摔在地上,大头朝下,昏迷不知几许。

  事后他万幸,幸而树下是枯叶丛,否则纵然不死也是重伤,又如何还能走出这原始森林?

  此乃第四劫。

  昏迷良久后,陈炳靖醒了过来,观察地形,缘溪而下,突然踏上草堆,旋即落入深坑。幸而坑是“活坑”,下有裂缝。饶是这样,战后六十多年,在中越边境的丛林寻找生路,又在疲惫不堪之际落入深坑的经历,仍然是一个月必须经历的梦靥。

  此乃第五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