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台青首访南疆重镇喀什 看民族融合发展成就
http://www.CRNTT.com   2023-09-08 00:27:17


参访团成员在观看少数民族同胞乐器表演(中评社 李子宁摄)
  中评社喀什9月8日电(记者 李子宁)9月7日,由北京市台办和新疆自治区台办联合主办的2023高雄杰出青年新疆参访团一行来到南疆重镇喀什。

  参访团一行首先来到的是香妃园,据介绍,香妃园在喀什众多的历史遗迹中独具特色,因其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1957年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核心为香妃墓,又叫阿帕克霍加墓,始建于1640年左右,墓地埋葬了香妃直系血亲72人,坟冢表面和墓室外面的穹顶全部被精美的琉璃砖所包裹,遗憾的是这些琉璃砖的烧制工艺已经失传。香妃墓整体建筑宏伟高大,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在全疆乃至全国来说都是独树一帜的。

  参访团一行也观看了有关当年香妃与乾隆皇帝故事的文艺表演,参访台青还不时就相关历史片段进行交流,并向记者表示透过香妃与乾隆的故事,能够看到祖国各民族融合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当下仍然在持续的发展融合之中,并不断取得新成就。

  随后参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喀什市疏附县的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据瞭解,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1999年,疏附县就将村里的乐器制作专业户组织起来建立民族乐器作坊。2000年,国务院命名该村为“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并且在广东省对口援疆的帮扶下,村里还建起一座民族乐器博物馆,展陈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汉族等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百余件乐器,还有村里手艺人制作的“镇村之宝”——全长3.39米的热瓦甫、4.7米的都塔尔、4.95米的萨塔尔和巨型手鼓。近年在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村里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及民族乐器作坊工匠,每年都会得到一定的补助,使他们能专注于民族乐器制作和传承。现在“乐器村”手工生产的乐器达50余种,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的传统乐器不仅得以传承,还焕发出新的光彩。参观的过程中,一位维吾尔族工匠给参访团成员弹奏民族音乐,而参访台青也顺手拿起旁边的手鼓,跟随着音乐打拍子。

  除了精美的乐器令人惊叹,现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维吾尔族小朋友,其在现场为参访成员弹奏,弹奏结束后团员邀请他一起参观乐器村,并拍照合影留念,小朋友面对镜头毫不怯场,引得团员们都惊呼“他很有镜头感,太可爱了”。

  从9月4日到9月12日,由北京市台办和新疆自治区台办联合主办的2023高雄杰出青年新疆参访团将深入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及喀纳斯等地,体验感受新疆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瞭解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