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深度专访:袁鹏论中美冲突底线
http://www.CRNTT.com   2016-07-15 00:53:23


 
  中评社问:近日萨德入韩和南海仲裁案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我们还可以乐观看待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吗?中美在亚太要如何共处?

  袁鹏:今后亚太地区的适度紧张局面一时难以消停,原因是美国亚太再平衡不是短暂的战术性动作,而是得到两党共识的、基于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性举动,未来无论谁当选新总统,美国长期在这个地区加大投入的基本方向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不会改变的态势是,中国的崛起将首先体现在中国在亚太的崛起,中国在该地区实力的上升和影响力的扩张也是不可阻挡的不以人的一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中美两强在亚太地区短兵相接、针锋相对,这是百年来双方从没遇到过的新现实。破解这个现实难题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实路径可走,如何在亚太地区和平共处,中美都在摸索。

  这个摸索过程中,彼此由于不适或猜忌出现战略折冲并不奇怪,而中美的战略博弈往往投射在“第三方”因素上。“第三方”同中美任何一方的问题或矛盾,总会无一例外上升为中美之间双边的矛盾,从而伤及中美关系,这是目前最突出的现实。比如“萨德”入韩演化成为中美在东北亚的战略博弈,中菲黄岩岛的争端最后成为中美在南海的战略博弈。中美两强如何摆脱被“第三方”绑架的困境,而通过协调合作共同引领“第三方”,实现三赢甚至多赢局面,是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准备好低烈度的对抗风险,以及面对心理和战略上较量的新现实。同时也要看到,中美一方面在痛苦的面对新现实,一方面也也在积极努力地摸索亚太共处的新路径。比如,中美两军一方面在南海区域对峙博弈,一方面也在经由联合参加“环太军演”等方式探讨合作。可以预见,今后中美会在既竞争博弈又协调沟通中探索在亚太地区的相处之道,这个过程彼此都要适应,因为它是谁也绕不开的必经的过程。同时,在超越亚太地区更广阔的全球事务层面,包括提振世界经济、加强全球治理、维护国际秩序等方面,世界呼唤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消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博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