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可行性之刍议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00:21:25


表1:中华民国内政部制1:65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中的断续线位置(1947年)
表2: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南海诸岛图
 
  如此的继承模式似乎有相当的漏洞,尤有进者,没有明确的经纬度又遭致国际的訾议。由于对9条断续线的位置需进一步确定其经纬度,因此,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等人(南京大学杨怀仁教授参与该图工作,复印图存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根据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南海诸岛位置图》的原图影本和1983年中国政府正式出版的《南海诸岛》图,采用数位化仿射变换,利用地理资讯系统分别量测出新旧各9条断续线的经纬度座标,以度为单位,舍入到小数点后3位,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具体资料编号清单于表1,表2。

  表1:中华民国内政部制1:65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中的断续线位置(1947年)

  表2: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南海诸岛图

  然后,将各新旧断续线按照经纬度制成南海新旧国界断续线示意图。透过对比发现,新旧各9条断续线的位置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多种位置关系:新旧线是相互衔接,如西3(旧)与西1(新),东3(旧)与东2(新);新旧线是相互平行,有外展,如东2(旧)与东1(新),南2(新)与南2(旧);有的新线在旧线的延伸线的位置上,如南3(旧)与南3(新);一般而言,旧断续线长度较长,通常在130至210公里之间,且长度变化较大,不规则;而新断续线长度较短,一般在120至130公里之间,长度变化不大,较为规则。对应编号的新旧断续线之间的距离从最接近的18公里左右(南2新旧之间),到相距最远的333公里左右(东1新旧之间)。

  虽然各条新旧断续线之间存在空间位置上的差异,但新旧断续线所共同界定的领土范围是基本一致的,经计算得出,旧断续线以内的南海海域面积约为192.7万平方公里,新断续线以内的南海海域面积约为202.5万平方公里,误差小于5%,显示出中国南海领土主权范围的历史延续性。王颖等人认为作为疆界依据,应明确采用一致的断续线画法,且应该是以1947年旧图为准,更有历史依据。此点研究结果十分的重要,两岸应以11段线为基础重新确认其基础。

  (二)南海非争议区的两岸油气合作

  在两岸海洋合作的内涵和适宜路径上,北京对台北的要求是“有为才有位”,台湾要作出一些作为,才可以有参与诸如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才能够与中国大陆合作的位置。但台湾方面则认为“有位才有为”,要明确是用什么样的身分来跟大陆合作,然后才会去想可以怎么样的合作作为。但问题就在于是“先有为还是先有位”立即形成两岸合作的僵局。在这种情况下彰显的是两岸的结构因素,马英九政府的定位是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但若北京仅限定此种治权仅止于作为“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即意味台湾目前仅能以民间作为合作的基础。在没有北京的承认下,台湾也仅能基于海基、海协合作背后是台湾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不能规定两岸政府的关系,只能规范两岸人民与人民的关系,即使王张会仅代表台湾处理大陆事务的部门得到某种程度的功能性承认。

  因此,落实到两岸南海合作,就要从民间开始。举例而言,台湾在东海划定出第一批“暂定执法线”,执法线涵盖春晓油气田、天外天油气田,如果两岸的民间企业可以在这边共同开采,就会适时引导出后续的效应。亦即台湾开采油田的公司若受到日本的骚扰,台湾的海巡势必要执法。台湾方面就必然要保护自己的企业,因为有台湾自身的企业在该地,而且符合台湾的法律。但是中国大陆若不让台湾民间赴该地进行探勘或开采,那台湾就没有跟中国大陆共同执法的必要或急迫性了,没有足够的理由。尤有进者,没有台湾民间在该地活动,台湾派出公权力过去执法,北京可能还会不高兴。

  所以两岸在南海合作的突破口就在民间。台湾中油去勘测油田。当然,中国大陆必须虑及台湾的处境,不能指定敏感的区块,因为台湾中油股份政府占大部分,涉及一开始的投资诱因。就南海而言,北纬18度以北,台湾可以参与开发的油田就可以参加。现在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共同勘探。假设只要有油气出来,其实它会解决一切的问题。假设有油气可以带回台湾,马英九政府将难以拒绝。假设台湾因此油电不必涨价,甚至还可以降低,马英九应会欣然接受。如此之后,两岸在东海或南海就会开展合作了。在南海方面,对合台湾较不敏感的地点首推北纬十八度以北的东沙附近,荔湾区块29/06,进行共同合作。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4年7月号,总第199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