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许嘉璐:欧洲分裂至争战频仍 两岸应以为鉴
http://www.CRNTT.com   2016-11-02 12:39:38


 
  如果说道统是基因,那么血统则是遗传的途径,血统为维护道统会随着时代和地域的改变而变化。十九世纪中叶,中华文化受到西学的冲击,经过艰苦一段探索,到当代已经形成了熊十力、冯友兰、钱穆、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方东美等学界翘楚建构的新血统。两岸隔离了数十年,当我们遇到一起时才发现,原来大陆和台湾血统的变化仍然是大同小异。这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道统之不可摧灭。

  此外,当然还有正统,也就是政权延续转换的脉络。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民族自古正统的变化,竟然无碍于道统与血统的传播。即使是当华夏蒙尘,甚至是被人肢解的时候,道统、血统依旧在,而在经过痛苦的洗礼之后,还会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贯穿于中华民族的道统和血统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民族一定要和谐而一统,要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第二个视角是“他山之石”,也就是观察世界多个民族的经验和教训,来论证一个中国原则不可以也不可能被颠覆。“九二共识”、一个中国,不但有民族、历史、思想和道德的依据,而且还有有人所共知、可以为错的外部教训。

  仅以欧陆为例,欧洲核心地带从被日耳曼被占据,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经常发生争斗的神权国家,以及挪威人南下进入高卢地区后,原本模糊不清的族群聚居地,分裂为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民族国家”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一个面积比中国大不了多少的大陆,竟然曾出现了上述的“万邦”。出现这种格局,民族国家林立,利益之争频仍而残忍。

  很多朋友曾经看过英国作家西蒙•蒙蒂菲奥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以及美国资深记者斯科特•安德森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他们对阿拉伯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历史进行了考证记叙,其所记叙的通篇是血腥的杀戮。但是这二位所写的不过是欧洲历史连台大戏中的两折而已!

  看看今日的欧洲,在各地发达的外衣下,45个国家挤在那块地盘里。他们之间有形与无形的对立、争吵和战争何曾中断过?与之相对的,则是中国在约30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颇具凝聚力、吸引力、创新力的文化,其中和谐和统一为其主干。我辈作为炎黄子孙,怎么能无视他者的血与火的历练?我们怎么能忘记列祖列宗的教诲?

  再多的演说、议论、辩难并不能直接解决海峡和平发展中诸多的具体问题,要紧的是论坛之外所做的工夫。让我们充分发挥民间社会团体独特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两岸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加入到促进和平和发展的洪流中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