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杨立宪:“一带一路”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6-11-23 00:39:54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推出以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目标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主动地与沿线国家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五通”,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从工业化视角看,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表明自身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产生“外溢”效应,中国有能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工业产能合作,促进相关国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这无疑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的工业化进程。

  “一带一路”具有涵盖面宽、包容性强的特点。以目前来看,它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大洋洲部分区域,沿线涉及到65个国家(含中国自身),覆盖了约44亿人口、21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二者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约占全球40%左右的贸易额,以及75%左右的已探明的能源资源储量。“一带一路”东牵活跃的亚太经济圈,西系繁荣的欧洲经济圈,如果能够建成,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将成为除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新的以亚欧大陆板块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构想。它顺应时代潮流,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旨在促进沿线有合作意愿的国家实现发展战略与发展策略的对接与协调,推动沿线各国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一带一路”所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就是要在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根据“一带一路”的规划,陆上将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加快推动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的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取得更大进展。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将极大地促进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助力“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暨“中国梦”的实现。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中国政府既定的目标。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一带一路”将为改革开放注入新动力,成为引领大陆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抓手,并必将贯穿于大陆现代化建设的始终。
  有台湾学者认为,“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除了经济目标,还有六个非经济目标:第一是抗衡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第二是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第三是重新包装西部大开发战略,向国际输出;第四是巩固和营造有利于大陆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五是打造经济整合的平台,促进共同发展;第六是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有美籍华裔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用建造一个经济共同体来将欧亚两大洲打成一片,表明中国人“已悟得用地缘经济之道理,用以对付美国的围困,即以非零和游戏规则处之”,“一带一路”构想的性质是属于地缘经济之创举,其目的乃在发展中国之软实力,“这些都是极有创见之举”。这些看法从某种角度印证了,“一带一路”构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相关专题: 中评香港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