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王英津:大陆宜用文化融合应对“文化台独”
http://www.CRNTT.com   2017-12-23 00:40:19


 
  其三,在两岸文化互动层面,单单依靠交流是不够的。目前两岸开展的文化交流,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交流效果重点在于相互学习和借鉴,尽管这对于推动彼此的文化进步会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凝聚两岸共识、增进两岸认同却效果非常有限。所以,必须适时地从“文化交流”提升和延展到“文化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两岸民众心灵的距离,并为未来两岸统一乃至统一后的有效治理奠定思想基础。可以说,两岸文化融合的粘合度直接影响着未来两岸统一后的稳固度。

  其四,文化融合应成为大陆应对蔡当局“文化台独”的基本策略。自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上台以来,大力推行去“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活动。“文化台独”具有柔性、渐进的特点,让大陆对付起来十分棘手。为此,王英津建议,大陆可以通过推行“文化融合”策略来对付蔡当局的“文化台独”策略。既然蔡当局通过文化手段为“台独”打基础,大陆就应该通过文化手段为未来统一打基础。

  其次,在论证了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之后,王英津接着论证了推动两岸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他说,文化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是两种文化必须是同质文化,只有这样,两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性。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两种文化属于异质文化,那么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就只能是交流,而不存在融合的问题。譬如,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就属于两种异质性文化,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却没有融合的必要与可能。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属于中华文化体系。尽管在历史上,台湾曾受到外来殖民侵略和统治,它的文化也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几度嬗变,但从根本上看,并没有改变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根本性质。中华文化是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存在这一基础,才使得文化融合发展具有可能性。

  最后,王英津总结说,两岸文化的差异性,使两岸文化融合具有必要性;同时,两岸文化的同根性、同源性和同质性,使两岸文化融合具有可能性。既然文化融合具备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那么等条件成熟时,大陆应在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适时推出文化融合发展的新策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