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专访戴国煇遗孀林彩美:历史不容忘却
http://www.CRNTT.com   2018-10-25 00:29:16


戴国煇遗孀林彩美女士(中评社 李娜摄)
  中评社上海10月25日电(记者 李娜)今天是台湾光复73周年纪念日。1945年的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

  正确认识历史,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前提。在近代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中,我们绝不应该忘记台湾民众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而有这样一位抗日先贤,“一个人孤寂的、苦心的、认真的、严肃的在日本,以‘隔离的智慧’,敏锐的眼光,以‘内在自由的崭新境界’,观察着台湾近代史,记录着台湾的发展。”全国台联原副会长郭平坦曾这样评价他,“而陪伴他的只有其夫人林彩美女士。”

  他就是著名台籍历史学家戴国煇。

  戴国煇(1931年4月15日-2001年1月9日),台湾桃园平镇客家人,台湾近代历史学家,首开七十年代研究雾社事件、“二二八事件”风气之先,也最早提出“台湾主体性”一词。曾任日本文部大臣外籍咨询委员、中华民国国家安全会议咨询委员。

  戴国煇自1955年赴日留学,旅日41年,1996年同夫人林彩美返台定居。这一年在台澎金马地区成功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总统的大选,国民党籍候选人李登辉以54%的得票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和戴国煇都是农经领域的学者,李登辉在做副‘总统’时,他们两人就已经有来往了,李登辉会托他的秘书给戴国煇打电话叫他。”林彩美对中评社记者说,“戴国煇想着已经出国40多年了,应该回家乡做一些贡献。”

  1996年戴国煇从日本立教大学提前退休,把他的收藏的书籍、史料带回台湾供学术界使用,同时,“戴国煇回到台湾心里也许在想可以把李登辉拉回来一点。”林彩美讲道,那个时候还看不出李登辉那么偏右,戴国煇希望不要把李登辉逼到墙角,以免让他回不了头。

  “但是戴国煇的力量没有那么大。”林彩美对中评社说,当时戴国辉在报纸上用学者的立场来发言,讲一些试图挽回李登辉的言论,但是都没有收到效果。所以就和台湾前“监察院长”王作荣先生一同写了一本《爱憎李登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