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认识真正的台湾史
http://www.CRNTT.com   2019-02-03 00:12:43


 
  要从大历史去看当时的政治氛围

  蒋介石在大陆时间,让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五个常任理事会的会员国。从古宁头大捷到八二三炮战,成功地维护了民国政府的国祚与台湾人民的安全。再看看大陆后来走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一段捍卫台湾安全的历史,台湾的命运当时会如何?在评论“白色恐怖”时,是否也应该放到这个脉络中讨论?

  历史是无情的,人也是健忘的,但是在回顾历史时,必须有个“度”。蒋介石与陈诚推动的土地改革相当成功,让台湾的佃农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现在攻击蒋介石的年轻一代,却大多是这些佃农的子孙。如果没有蒋介石与民国政府,移居到台湾的外省人,无法找到军事庇护和政治庇荫,但是外省子弟骂起蒋介石与民国政府也不遑多让,特别是需要投靠民进党和台独的外省子弟。历史不是不能改写,人物不是不能反评,但是必须也要有个“度”。“度”的标准没有任何指标,全在于个人道德良知、是非正义的素养。历史事件中不乏个人的恩怨情仇,不过,历史不应只是一家一室的恩怨,特别是当整个国家当时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可否应用更大的格局来看待曾经伤痛的历史?

  任何事件都会有无辜的受害者,不论是二二八还是“白色恐怖”,都有无辜的亡魂,这是历史的伤痛。但是我们可否从大历史来理解这段小历史?二二八事件不就是中日战争的遗绪,而白色恐怖不也是国共内战的另外翻版?在对日抗战与国共内战中,亡魂还少了吗?令人痛心的是,在台湾,一些人将“道德正义”无限上纲与曲解,在他们眼中,只要是被民国政府杀害者,一律都是“受难者”,而不管他是否是流氓、暴民、武力颠覆者、潜伏谍报者。一直纠缠着“白色恐怖”不放,真的只是为了“正义”?还是为的是要丑化当时的蒋介石与民国政府,以凸显其是欺负台湾人的外来政权?

  对历史的曲解更在于,不断放大“二二八”与“白色恐怖”的不正义性,并把两件本质不相干的事件混在一起,更视两蒋治理台湾时期为“不正义”的年代。如果两蒋时期不正义,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正义”吗?替日本军国主义上战场的人“正义”吗?取得日本人留下财产的财富“正义”吗?这是那些主张“转型正义”者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七、蒋介石为台湾带来黄金十年

  在那个被现在称之为“不正义”的年代,在蒋介石与民国政府治理下,台湾出现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为灿烂的黄金十年。经济成长率不论从一九六○年计算至1969年,或从1961年计算至1970年,长达十年期间,每年平均成长率(或增加率)都超过10%。物价上涨率不到4%,出口占GDP比例超过24%,储蓄率超过20%。这个成绩不论比较荷兰东印度公司、延平王、大清帝国、日本殖民政府、台北民国政府的任何一位统治者,都无人能出其右。在蒋经国时代,推动十大建设、开发新竹工业园区,让半导体产业成为台湾科技业的指标,傲视全球,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但是很可惜,后继者却无法继续让台湾壮大。

  1960年代的关键十年是台湾能脱离贫穷,走入现代化的关键十年,这是蒋介石与民国政府所领导的。没有这十年扎下的根,蒋经国的经济建设很难突飞猛进。台湾自古以来,从荷兰人至日本人统治时期都存在的罗汉脚和乞丐现象,在这十年间消失。不论各种政治立场的人如何评断蒋介石与民国政府的功过得失,这十年的政绩,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统治者,都无人能超越。但台湾现在只努力要让年轻一代记得蒋介石只是威权统治者,国民党是个外来政权。

  在两岸对峙、台湾戒严的年代,民国政府仍然坚定落实民权主义,并没有停止台湾地方自治的脚步,为未来的全面民主化奠定了基础。这是日本殖民时期绝对做不到,也不会想做的。推动九年国民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复兴中华文化,让台湾成为中华文化的重镇,也是蒋介石与民国政府不可抹煞的贡献。

  “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是先儒们感叹历史朝代转换时的总结。日据时期,日本人要灭中国史可以理解,但遗憾的,现在的台湾却是自己人要灭掉自己的历史。当台湾史的理解偏差时,台湾就必然陷入价值错乱、是非不分、对错不明、立场决定一切、态度走向极端的情境。昔日蒋介石与由国民党主政的民国政府对台湾的日本人和日本皇民,都宽大为怀,以德报怨,没有像韩国一样整肃亲日皇民。但是当台湾由昔日的皇民当家时,却乐于斗争蒋介石与国民党。

  蒋介石自诩为中国的民族主义领袖,全力在台湾推广中华文化,消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力,但是历史是讽刺的,一些皇民化的后代透过政治权力,进行了历史最大的反扑。在多年的去中国化、扭曲台湾史的教育下,台湾的年轻世代却越来越不认同中国人身份,理所当然地认为,“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这与他们的祖先在不同年代渡海而来,宗族的墓碑上仍写着唐山故土的名称已是完全不同。这群年轻人已被教育成是属于“南岛语族”,而非“中华民族”。

  八、扭曲历史叙事是为了“去中”

  为达到“去中”的政治目的,所采取的做法,就是彻底抹去或丑化民国政府来台的一切,而其最核心的攻击点就是从蒋介石与国民党下手。因此,2016年,当民进党拥有绝对的权力后,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政府即以“转型正义”为由,要彻底消灭蒋介石在台湾留下的任何印记。但不管如何努力,成功的机率都很小。原因很简单,历史的事件可以用曲解来欺骗,但无法篡改事实。如果比较两蒋时期与日本殖民时期对台湾的贡献,谁把台湾人当自己人,很容易就找到答案。

  两蒋时期对台湾的的现代化贡献远非日本人可比,在日据时期台湾人只是“属民”,但是在民国时期则是“公民”。如果批评两蒋时期是残暴的威权统治,那么也可与日据时期所有的台湾总督做个比较,后者杀人如麻,国民党治理下的台湾无疑是不能比。总是批评台湾有三十多年的威权统治,但却歌颂日本五十年的专制皇民统治,这样的台湾史论述,对吗?

  蒋介石与蒋经国终生不让“中华民国”的灯火熄灭,但是其后继者却一个一个在实质上抛弃了他们,甚而肯叛了他们。他们拉拔的政治人物,面对蒋介石被台独分子攻击时,蒋经国的接班人李登辉成为“去中”的精神领袖,马英九与其它国民党的领导人则大都选择保持沈默。当历史教科书逐渐“去中国化”的过程中,两蒋的后续者选择噤声不语,即使有了权力,也没有拨乱反正。当两蒋时期被定位为“不正义”的年代,而需要被转型时,他们也没有奋力抗争。有些人“不容青史尽成灰、不信真理唤不回”,而仍选择抗争时,国民党的领导人们也是选择保持距离,深怕影响到他们“客观中立”的形象。悲哀的是,不只是两蒋政治上的继承者,连两蒋自己的子孙也呼应所谓本土和台独的立场,贬抑蒋介石。

  是非不明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凝聚力的,价值错乱的人群又如何能够真正的团结?当两蒋时期在台湾被视为是外来政权时,注定了台湾会走向分裂、竞争力减弱。两蒋时期的民国政府,对台湾好,还是坏;两蒋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两蒋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台湾,已经不重要,都已经过去。这段时期的台湾史,不会只是当代几个学者或政治人物说了算,时间才是真正的历史检验者,青史不会成灰,在激情欺骗都逐渐如烟散去后,历史的公道会浮现的。

  过去的就过了,不会再回来。在地理大发现时,台湾只是航线上的一个重要转运岛,也曾经是汉人寻求新生活的开垦天堂,也不幸地成为帝国主义垂涎的果实、战争的基地,不论如何改变,它的地理位置让它总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边陲,而不是中心。

  九、台湾自我放弃中国的话语权

  1949年民国政府来到台湾这段历史,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这次渡海南迁,是中国史上足以比拟东晋永嘉渡江与南宋靖康渡江的三大南迁事件。1949年也是三大移民潮中文化意义最丰富的移民事件。由于当时来到台湾的不少当时的文化教育菁英、重宝国器、档案资料,一九四九年后的台湾可谓是民国学术的继承者,是另一种五四精神的发扬者,更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1960年代,台湾再大力推展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让中华文化在台湾深深扎下了厚实的基础,也让台湾成为全球中华文化的代表者。一直到1970年代,台湾的经济是在和平的手段下逐渐转型发展,政治民主也日益深化。这时台湾的表现,让它成为中国真正的中心,而不再是边陲,这是台湾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可惜,1990年代起,当过去四十年的历史被诠释为外省人迫害本省人、国民党与民国政府是外来政权、是不正义时;当台湾决定在政治上要远离中国、在文化上要去中国化、在经济上要与中国保持距离时,台湾似乎又再次回到它历史的原点。特别是,当中国大陆开始重视并弘扬中华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时、政治力量茁壮时,台湾已不再是中国的中心,而似乎又往边陲移位了。

  不是没有机会的,台湾还是有可能在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国际关系上,两蒋时期留下了一个没解决的问题,即两岸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国际上只认同接受“一个中国”,没有国家公开接受“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台湾是要硬着头皮、顶着钢盔往台独冲,还是有智慧地坐下来与北京共同解决这个历史的问题,让两岸可以在“和合”的道路上发展?这取决于台湾人是否有智慧。

  十、以开放与包容迎向未来

  两蒋以后,台湾的大趋势是选择分离主义,因为要选择这条路,所以用政治力量把真正的台湾史给扭曲了。政治是一时的,但是扭曲的台湾史对青年的伤害却是长久的,这是台湾目前最大的问题所在。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在这一方面做出贡献。我们期待,当台湾史在台湾得到正确的认识,因为台湾史而引发的错误认同可以改变,两岸能够用智慧解决争议,和平相处,台湾绝对可以像有些人所期待的“胖鲸鱼”一样纵横四海。

  在阅读完本书后,在瞭解事实真相的原委后,或许我们可以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展望一下未来吧。有人说,几百来年,台湾人从来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所以要有主体性、要与中国大陆一刀切而独立。但是,“台湾是属于谁的?”,“台湾是否应该是台湾人的台湾?”,“谁是本土,谁是外来?”这样的争议有这么重要?又能够解决问题吗?

  如果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看,土地是包容我们的母亲,孕育我们的生命,借用佛法来说,即使是自己的生命,我们都不能真正地拥有,而最多只能使用享有,何况土地?所有的土地与财产,都是藉我们使用或看看几十年而已。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我们都是地球上的过客。在地球这块土地上,从来没有真正的“原住民”,也没有所谓的“外来人”,有的只是“先来后到”而已。

  台湾的历史,的确是一个不断有“后来者”进入的历史,先来者往往排斥抵制后来者,甚而要后来者“滚回去”,视后来者为“非我族类”,这样的情形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台湾仍然可见。这种“先来后来”的分别心,成为台湾这个“移民岛”上争执与冲突的核心源头。

  放下“我执”吧!台湾与世界上所有地方一样,都不是属于谁的,我们都是地球上的过客,地球才是真正的主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台湾应该要做的是如何让自己更“开放”,更追求“和平”,让生活能够过得更好。有了好生活,才会有尊严,也才会有所谓的“主体性”。

  当世界上更多的人愿意来到台湾,愿意“享有”台湾时,台湾也就可“享有”世界了,也就有了真正的“主体性”。故步自封、以“我执”来爱台,只会害台,只会让自己失去所谓的主体性。“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的“锁岛”排他思维将使得台湾逐步萎缩,唯有“台湾是世界的台湾”的认识,台湾才有机会享有全世界。“和平开放”是台湾必须要走的道路,“有容乃大”则是台湾面对世界、展望未来唯一的座右铭。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1月号,总第253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