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王众一:后安倍时代的中日民间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0-10-28 00:15:52


 
  4、创新线上交流,探索沟通新模式。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行为方式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上半年许多现场民间交流活动停摆了,但交流活动本身并没有停止,而是改变了形式继续灵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线上交流线上论坛都在有序推进,这样一种形式创新,也为今后两国扩大对话渠道增加言论互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当我们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之后,会发现等形式还有许多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便利之处。疫情暂时隔开了我们,但线上交流使我们的思想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后安倍时代应积极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交流模式,增幅交流效果。借助包括线上交流在内的各种新的交流模式,充分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扩大民间交流规模和民间交流质量,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言论交流当中,成为民间外交的新力量。应扶持存量,开拓增量,扩大有效交流渠道。

  5、中国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正在加紧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日本也正在调整包括企业分布等产业格局。中日经贸合作在疫情冲击下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中国借助AI革命引发消费模式改变,非接触消费模式的生活革命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事实上,通过在线支付形式进行的无接触交易中国在疫情之前就比日本先行一步,只是在疫情期间,这种消费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日本受疫情防控的影响,今后这种线上支付的形式应该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普及过程。这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跨境消费也带来了新的启示。区域通用的线上消费将会刺激彼此的人员来往和更加平衡的旅游观光,这为今后两国民间经贸交流乃至两国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消费模式的创新和AI技术革命给中日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疫后恢复经济过程中中日在经贸领域的第三方合作也将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中日民间经贸交流提供机会。

  6、运用好新媒体的积极作用。疫情蔓延期间,许多人宅在家里,新媒体成了人们获得信息以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联络空间。中日之间的新媒体互动也成为民间交往的重要新亮点。人们通过微信推特脸书连我等形式,密集而丰富的传递着彼此的信息。仅人民中国在疫情期间微传播受众就成倍增加,点击量也远远超过以往平常时期。在疫情防控期间还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以社交平台为以特点的微视频、社交纪录片等新的传播形态对两国公众的影响。可以预见,新媒体平台将是可以与主流媒体抗衡的影响民意引导民众的重要传播渠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