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砺学修身风雅中
http://www.CRNTT.com   2024-05-19 18:25:27


  中评社北京5月19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斋号,是风雅之士为自己的住所、读书处或收藏处冠以的特定名称,常常也成为书斋主人的代称。或标榜志趣,或抒发抱负,或陶冶情操,其意义之于斋主,情出多端,而意有不同。

  斋号用词,多从历代典籍及诗词歌赋中择取,也有的出自斋室环境或斋内物品名称等,往往构词精炼,富有情致。于传统文人画家而言,斋号既是一段心灵的独白,也成为解码其生命历程与画作的钥匙。

  虚实皆妙境

  文人画家一生当中往往拥有多个斋号,而题命斋号,有些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可用之“斋”,有些则是其构想出的理想之“我”,正如明代画家文征明所言:“吾之书屋多于印上起造。”

  书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在古人房屋中,前为堂,后为室,因而起斋名用“堂”者颇多,如现代画家张大千的“大风堂”、黄永玉的“万荷堂”等。“楼”指两层以上的房屋,用于斋号或始于宋,如明代画家董其昌的“来仲楼”、现代画家何香凝的“双清楼”等。“庐”作房屋意始于先秦,通常指郊野接待宾客的棚舍,亦承载着画家追溯野逸、复归于朴的理想,如元代画家倪瓒的“蜗牛庐”、近代书画家丁辅之的“鹤庐”等。“馆”作寓舍同样意始于先秦,以“馆”作斋号有文征明的“停云馆”、清代画家王翚的“澄怀馆”等。“居”的古意为居住之意,大约于宋代被用作书房名,如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有“白鹤新居”,展现出一种见素抱朴、宁静空明的境界。“轩”的原意指曲辕有幡的车,后转意为殿堂前檐下的平台,或指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屋,用于斋号如清代书画家汪士慎的“鱼睨轩”、现代画家唐云的“山雷轩”等。其他类型的斋号还有斋、阁、亭、榭、园、庄、精舍等,各有寓意。

  文人画家常以书斋周边环境特点取意斋号,寓情于景。近代画家齐白石曾典租莲花砦下的梅公祠,后添盖了一间书室,取名“借山吟馆”。所谓“借山”,意指此山非我所有,借来娱目而已。1904年,齐白石应老师王湘绮之约游历南昌,登高小饮时,老师以“地灵胜江汇,星聚及秋期”起唱,但是齐白石和同门都没有联上。为此,他深感羞愧,回家便把斋号中的“吟”字删掉了。自此,他加倍努力,诗道、艺事愈发精进。

  如何修齐治平,追求理想?画家常常会在斋号上有所回应。如晚清书画家吴昌硕青年时期在安吉生活,题其读书楼为“朴斋”,取其返璞归真,终身不辱之意。年逾古稀,名其沪上书斋为“去驻随缘室”,以表其随心所欲、悠游不滞的心境。而现代画家潘天寿有“无谓斋”,表达了其看淡个人名利得失的态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