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镜头:清嘉庆客家古厝在新竹完整保留
http://www.CRNTT.com   2024-01-20 00:07:09


新瓦屋至今已有218年历史,是全台第一个客家文化保存区。(中评社 卢诚辉摄)
  中评社新竹1月20日电(记者 卢诚辉)新竹县竹北市邻近高铁站附近的闹区,有一处自清朝嘉庆年间保留至今的客家古厝聚落“新瓦屋”,至今已有218年历史,是全台第一个客家文化保存区,现由新竹县政府文化局管理。

  新瓦屋呈坐北朝南格局,建筑物整体为标准的“伙房屋”格局,包括“正身”、两旁的“横屋”及“天井”,屋外有晒谷场“禾埕”,禾埕外有围墙和门楼,再外面则是稻田和水圳围绕,前后只有小路通往聚落外,形成一个具有防御功能的封闭型聚落。

  新竹林姓宗亲会向中评社表示,新瓦屋最早可回溯到清朝乾隆23年(1758年),由林孙檀跟随其堂侄林先坤自广东省潮州府饶平县渡海台,在六张犁与堂兄林孙彰聚居,开垦当时为荒地的芒头埔,后在清朝嘉庆10年(1805年),林孙檀之子林象贤与林象明在芒头埔建立“忠孝堂”公厅,因建成时间较林先坤在六张犁建的公厅晚,屋瓦较新,因而称之为“新瓦屋”,后形成新瓦屋聚落。

  新瓦屋保存最完整个的为林家祭祀公厅“忠孝堂”,是在1973年改建迁移至此,为一堂厅二横屋加一门楼的合院建筑,1905年由泥砖屋改建成红砖屋,1973年再改建成钢筋混泥土。而“忠孝堂”的旧址“老公厅”也在园区内,是在1805年建成,为新瓦屋聚落中第一栋泥砖屋(土埆厝)建筑,后因建筑老旧,在原住户搬离后逐渐损坏倒塌。

  新瓦屋在台湾战后居民最多的时候约有40户共200多人,后来随着居民逐渐离开聚落人口逐渐变少,1990年新瓦屋聚落因位于“高速铁路新竹车站特定区”内而被征收,后经文史工作者与当地居民奔走下,“客委会”与新竹县政府决议将其保留,2005年“客委会”进驻新瓦屋,成为全台第一个客家文化保存区,2011年起改由新竹县政府文化局接手至今,成为举办艺文活动的首选场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