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执政8年 民进党确实是消耗人才的政党(图)
http://www.CRNTT.com   2008-03-28 18:25:43


自第十、第十一任党主席以来,扁谢苏游接任党主席就像走马灯,不停更换。(资料图)
 
第十、第十一任党主席:

陈水扁(兼任,任期:2002年7月-2004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曾任“立法委员”、台北市市长,连任二届“总统”) 

  陈水扁于2002年7月14日接任民进党党主席,引来了一阵批评声浪,认为是违背了建党之初反民进党时提出的理念:党、政、军的分离,并批评成为陈水扁的“一言堂”,开民主倒车,对于外界诸多的质疑,民进党解释这是“党政同步”并非“党国不分”。

  据悉,此案是由当时的党主席谢长廷所提出,其理由是让执政后的民进党党、政责任合一,“让阿扁好做事”。 

苏贞昌(补选,任期:2005年1月-2005年12月,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曾任“立委”、台北县县长、“总统府”秘书长与“行政院长”)

  2005年1月30日民进党内补选党主席,苏贞昌在只有一个候选人的情况下,以99.71%的得票率,顺利当选第十一任党主席,并于同年2月15日正式就任。受陈水扁家人及亲信弊案连连的影响,民进党于2005年12月3日的“县市长三合一选举”大败,民进党仅取得六县市长席次,党主席苏贞昌承认是“重大的挫败”,依党内惯例辞去党主席职务。他强调,此选举结果是台湾人民给民进党的警讯,民进党必须虚心接受,谦卑面对、诚实检讨、勇敢改革。
 
游锡堃(补选,任期:2006年1月-2007年9月,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毕业,曾任“总统府”秘书长、“行政院院长”)

  2005年12月,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因“县市长三合一选举”败选而辞职以示负责。游锡堃宣布辞去“总统府秘书长”,参选补选的民进党主席。2006年1月15日,民进党第十一届第二次主席补选结果揭晓,游锡堃以25397票压倒蔡同荣的16846票和翁金珠的4406票,当选民进党主席。

  2007年9月21日,游锡堃因“首长特别费”争议,而与马英九、陈唐山、吕秀莲一同遭到“最高检察署”特侦组起诉,宣布辞去党主席一职。

陈水扁(兼任,任期:2007年10月-2008年1月,第二次就任)

  2007年10月17日,陈水扁宣誓就任民进党主席,强调党主席有三大任务:一、(2008年)明年“立委”选举至少赢五十席,然后“立法院”过半;二、送民进党“正副总统参选人”谢长廷、苏贞昌进“总统府”;三、让讨党产与台湾“加入”联合国“公投”过关。

  2008年1月12日,台湾“立委”选举揭晓,国民党取得81席,联合泛蓝共占86席,占全部113议席的四分之三;民进党仅得27席,败得溃不成军,在一些具指标意义的地区例如台北市,绿营更全军覆没。身兼民进党主席的陈水扁随即宣布辞职,12日晚陈水扁强调,“我愿意也应该要负起最大的责任,因此,即日起辞掉党主席职务,以示负责。” 

谢长廷(代理主席,2008年1月-2008年3月26日,第二次就任) 

  民进党在第七届“立委”选举中惨败,党主席陈水扁请辞负责,由当时的“总统”参选人谢长廷接任党主席。谢长廷1月13日表示,这次“总统”大选他负完全责任,若大选失败,他就退出政坛。

  2008年3月22日台湾“总统”大选,民进党惨败,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在3月26日下午出席民进党中常会,正式宣布辞去主席职务,并发表讲话,对即将在野的民进党忧心忡忡,他提出四个建议救党。第一,检讨党的定位。应该体认到民进党将成为一无所有的在野党,执政党只有一个,但在野党可以有很多个,人民没有义务一定要支持民进党,如果无彻底的改革,可能泡沫化;民进党要与国民党有所区隔,未来民进党将不再垄断“本土”或“台湾”,而是要与更多的本土政党来竞争进步性。 

  第二,号召年轻人入党。如失去年轻人,党就无希望;民进党有40多万党员,这次选举获得544多万票,许多人默默支持民进党理念价值,如何注入新血,党才有生命力,年轻人有高度理想性,而党要有高度的改革决心,让年轻人参与党的改革、决策,决定党的未来。要不让年轻人失望,党就要有高度的改革决心。 

  第三,召开临时党代表大会。让改革的声音大鸣大放,修改党章及党职人员办法,让新加入的党员在五月份的党主席选举中有投票权。唯有彻底改变党的结构,否则民进党将留在过去,未来甚至被人民淘汰。第四,扮演好监督和制衡的角色,监督制衡国民党的保守体制。

  竞逐大位失败的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在3月28日下午在民进党党中央召开记者会表示,决定将继续留任到五月二十五日,希望届时可以交棒给新的党主席。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台湾322大选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