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布里斯班昆曲社尤梅俊:漂洋过海的昆曲之音
http://www.CRNTT.com   2024-04-22 13:23:13


 
  隔行如隔山,这句话在昆曲中同样适用。因为学习昆曲的学生里女生比男生多,只学过巾生的尤梅俊,为了在澳大利亚更好地教授昆曲,还特意学了花旦的表演方式。在一次次演出过程中他摸清了花旦的表演程式。尤梅俊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我一定要把‘旦’的表演做好,不能误人子弟。”

  双向奔赴传承昆曲

  在尤梅俊身体力行传播昆曲的同时,他的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其中。这些学生同样喜爱着昆曲,为昆曲传承尽心尽力。

  小波是昆曲社的社长。入社后,她先是学习表演《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旦角,之后又学习了《山桃红》等巾生唱的曲子。小波说:“昆曲的腔确实要比其他的戏曲难学,但只要你学会了一首,其他的曲子你就能触类旁通了。我很喜欢这种有韵味的教学。”

  昆曲社成员丁悦是苏州人,小时候就梦想着学习昆曲。刚进入昆曲社时,她一字一句跟着尤梅俊学习昆曲演唱,学会的第一首曲子是《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绵搭絮》。“昆曲入门并没有这么简单,可能你学了一节课之后,一出门就都忘了。”丁悦说道,“身在澳大利亚,昆曲寄托了我对家乡的思念。”

  为了更好地宣传昆曲,昆曲社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创建“布里斯班昆曲社”账号,上传昆曲社演出照片,或是宣传日常活动,邀请当地华人体验昆曲。昆曲社成员既有年轻学生,也有70岁的老人家,都积极参与曲社的活动。

  除了网络宣传,曲社经常在当地大学和社区表演宣传昆曲,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多元文化节等节日都有他们的身影,有时也会被邀请开展昆曲推广讲座。昆曲社的成员也很乐意参加这些活动,尤老师则是昆曲社表演的主力。小波说:“大家愿意看尤老师的演出,因为很好看,很专业。”

  澳大利亚本地人也喜欢看昆曲。虽然不懂中文,但他们通过昆曲社介绍的英文梗概以及演员的动作眼神便可领会一二。他们也被昆曲华贵的服饰和演员优美的身姿所吸引。丁悦记得有一回演出的时候,即将登台的演员在楼道练习演唱《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结果发现几个当地人在楼上围观。丁悦笑道:“他们其实很感兴趣,但又不敢打招呼。”

  尤梅俊认为,昆曲在传承中不能改变传统。在教学时,他不仅保持着曾经老师们教授的传统的昆曲唱腔,也习惯使用工尺谱教学。尤老先生说道:“就像我们苏州的北寺塔,如果门窗全都换成新的,那还算古迹吗?所以一定要保留昆曲传统的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