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座级护卫舰首舰“星座”号效果图。 |
中评社北京4月6日电/在年初举行的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协会年会上,美国海军“未来护卫舰计划”项目主管透露,最晚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建造星座级护卫舰首舰“星座”号。从2017年7月发布招标信息起算,星座级护卫舰从图纸走向现实用时不到5年,其发展速度折射出美国海军装备发展思路的变化和对现状的焦虑。
转型下的新需求
护卫舰曾是美国海军远洋舰队的重要成员,主要担负反潜作战任务,兼顾反舰与防空作战。“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确定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海军进一步推动“由海向陆”战略转型,裁撤大量远洋作战装备,其中包括护卫舰。2015年9月29日,佩里级末舰“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退役,护卫舰这一舰种从美国海军现役航母战斗序列中消失。
取而代之的濒海战斗舰曾被寄予厚望,但该型舰过于超前的发展理念,使其成为美国海军装备发展史上不太成功的案例之一。美国再次面临战略调整。2018年发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指出,“大国竞争”已取代“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在这场转变中,美国海军将重新投入大洋深处的战场。
然而,美国海军现役舰艇或多或少均存在问题。3000吨级的濒海战斗舰体积太小,无法容纳足够数量的防空导弹。9000吨级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平均舰龄偏大,且使用成本高。1万吨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太老,近60%将于2025年前退役。在美国海军远洋舰队中,缺少5000吨至6000吨级的中型战斗舰艇。现实呼唤护卫舰重回战斗序列,“未来护卫舰计划”因此应运而生。
总体设计趋于平庸
为快速推进“未来护卫舰计划”,美国海军面向全球招标,并强调“必须使用已生产过或完成海试的舰体设计,任何研发中或未经海试的设计均不予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