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
http://www.CRNTT.com   2023-06-02 08:44:12


  中评社北京6月2日电/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本期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赖德胜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抓住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如何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稳定和扩大青年人就业?
  
  赖德胜: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好的就业会带来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是家庭的希望,承载着家庭的梦想和荣光。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于增进家庭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基础性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决定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人力资本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本较高的群体,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每年增加数以千万计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底气所在。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新变化。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今年将达到创纪录的1158万人,而2023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达166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人群在其中占比较大。现在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是“00后”,其就业期望与父辈有很大不同,对就业岗位有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自20世纪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理工农医类专业毕业生占比大幅下降,从扩招之初的67%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7%左右,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生占比则大幅提高。同时,高校毕业生性别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教育性别差距逆转,女性占比超过男性。近几年由于新冠疫情、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等原因,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有些企业推迟或减少招聘,或者由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招聘结构发生变化。由于供需两端都发生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3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达20.4%,较3月提高0.8个百分点,创2018年有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较高失业率意味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如果失业持续时间较长,将导致诸多社会问题。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
  
  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供给。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经济发展是根本,各行业各部门开拓更多岗位是前提。国家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2022年5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指导企业规范发布招聘信息,推进公开招聘;拓宽基层就业空间,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
  
  多手段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供需信息的匹配效率,国家有关部委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不间断组织企业招聘活动。人社部实施“职引未来”系列招聘行动,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活动,做到月月有招聘、周周有专场。今年4月,工信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的通知》,提出活动期间,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开展线下入校招聘、线上直播带岗等活动,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中小企业参与招聘活动。高校作为培养单位,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指导,增强毕业生就业搜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提供各种支持。
  
  多途径优化求职就业手续。《通知》指出,稳妥有序推动取消就业报到证,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推进体检结果互认,对基本健康体检项目,高校毕业生近6个月内已在合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的,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要求重复体检等。
  
  多方面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教育部指导各地高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台账,并至少为每一名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精准推送3个以上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困难群体中残疾高校毕业生是特殊困难群体,2022年发布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要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毕业生就业创业呈现新特点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2022年首次超过1000万人,达到1076万人,2023年将达到1158万人,供给规模再次刷新历史新高。分析北京大学开展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如下发展变化趋势。
  
  从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看,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调节的影响显着。2021年就业难度继续增加,总体落实率比疫情前的2019年降低3.7个百分点。其中单位就业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比2019年降低5.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作用显着,扩招政策使得升学比例比2019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二战考研”比例自2013年持续增加,由2013年的2.0%上升至2021年的5.3%。“慢就业”现象凸显,“其他暂不就业”比例自2015年持续增加,由2015年的1.3%上升至2021年的2.6%。
  
  从客观收入反映的就业质量看,学历对起薪的影响显着,教育的个人收益仍较可观。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从主观满意度反映的就业质量看,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近八成毕业生对自己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但相比2019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从就业分布看,非均衡化的特点显着。大中城市是毕业生的主要去向,2021年的比例为82.1%;教育、制造、IT、金融、科技成为最主要的行业选择,合计占比为58.6%;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吸纳了60.2%的毕业生;技术类岗位一枝独秀,比例为44.6%,其次是办事人员、管理、服务岗位,比例分别为16.3%、11.6%和9.9%。
  
  从学用结合情况看,学历匹配程度较高。2021年适度教育比例为73.7%,与2019年相比基本稳定;“学非所用”的现象增加,2021年专业对口的比例为60.5%,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从求职意愿看,基础因素的影响大。毕业生更加看重发展前景、经济因素和工作稳定,从排序上看,2021年发展前景、福利待遇、经济收入和工作稳定位居前4位。
  
  从求职渠道看,学校的优势明显。2021年一半毕业生通过学校找到工作,尽管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真正通过网络招聘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不足两成。此外,企业和亲朋好友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从用人单位需求看,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最重要,学历、学校名气、学习成绩、专业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居中,2021年,学历的重要性上升明显。
  
  高校毕业生创业情况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历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一直较低,毕业即创业是少数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毕业生的事情。二是创业群体较优秀,从能力增值和学习时长看,创业群体均排第2位,仅次于出国出境毕业生。三是创业教育课程的参与率不高,2021年略高于四成,“双一流”高校的参与率最低。四是创业教育课程质量较好,97.2%的学生认为有帮助,53.9%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较大。五是创业知识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创业风险和创业机会的瞭解。六是影响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为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七是创业者家庭背景主要为中小城市、父母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家庭。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自2007年14.2%的高位总体下行至2022年3.0%。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第三,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城市差异、城乡差异、居民收入差异等较大。地区差异既表现为东西差异,又表现为南北差异,从2011年至2021年分地区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量来看,东部地区比例超过六成,前6位省(区、市)均来自南方地区。第四,高等教育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从院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和机会看,与专业和就业相关的指标评分较差,学生评价最低的4项分别是校外实习机会、跨学科学习、专业转换机会、就业指导。从学生能力的增值情况看,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创新化等市场需求大的指标上供给不足,知识导向应该转为能力导向。在34项指标中,得分最低的6项依次为:财经素养能力、外语能力、对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技术系统的瞭解、国际视野、计算机能力、创新能力。第五,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供给质量有待提高。第六,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需转变,非标准就业或灵活就业成为大势所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