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拓宽养老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0-10-29 08:30:09


 
  文章认为,综合以上情况,更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需加快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产业发展路径。

  一是加强健康意识和健康老龄化的宣传和教育,有效激发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数据显示,中国仅有约30%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良好,健康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国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积极宣传健康养生文化,激发老年人主动健康的意识,既是老年人群体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国民素质的重要抓手。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各种基层老年协会覆盖全国80%以上的城乡社区,这些机构具有明确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需充分发挥这一组织优势,更好宣传健康养老的科学知识,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控制健康风险,注重健康投资和健康养生。特别是要培养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自我评价体系,引导老年人具有正确的消费观,充分释放老年人的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型服务业发展,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二是不断丰富养老服务资源,大力发展居家型养老服务。中国的养老结构为“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养老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认同居家养老在中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现实地看,增加养老服务资源是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和激活“银发市场”的重要出路。近年来,民政部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着重对养老服务市场进行事中事后监管。针对当前中国以居家养老为主要模式的现状,只有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服务资源短缺、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未来应着眼于将社区作为居家养老的“中转站”,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与社区开展合作,有效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三是依托数字经济平台发展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包含一二三产业,其中地位更为突出的是第三产业。需遵循市场运行机制,使老年人群体通过养老消费获得对应的养老服务。同时,可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引入养老服务的全过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公开共享、供需匹配平衡。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推动传统的养老产业与市场相结合,能使其不仅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可以享受相关政策扶持,还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