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为何这届中国留学生不再是“打工人”?
http://www.CRNTT.com   2022-03-22 09:24:09


图为哈佛大学校园一角。(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中评社香港3月22日电/近日中外媒体调查报道称,中国海外留学生中靠打工赚学费的人数较20年多前锐减;中国留学生如今打工比例仅有南亚与东南亚学生的1/5。反差背后,一些人不免生疑:这是为什么?

  美国《侨报》3月21日载文《为何这届中国留学生不再是“打工人”? 》,文章说,自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来到海外学习深造。对那几代人而言,打工几乎是他们海外生涯的“必修课”,而洗碗工、搬运工、送奶工、保洁员、送报员等工作则是很多人求学生涯的难忘回忆。

  那几代人偏爱打工,其一是海外留学开销较大。即便一些高校能提供奖学金或生活补贴,但由于当时中国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留学海外(尤其是欧美)还是有着不小经济压力。在校内或校外谋得一份兼职,不但能解决自己钱袋子紧张问题,也能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其二是想通过兼职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留学国的民风世俗,有助为未来扎根发展打下经验和阅历基础。由于当时留学海外的中国年轻人,外语底子整体难以胜任需要专业化、学术化领域的工作,因此他们大多从事的一些耗体力、耗时间的粗重、机械化工作。

  今天的中国留学生“不爱”打工,根本原因是中国家庭经济收入提高,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约有4亿人,大约占全国人口30%,也占到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30%以上。殷实的家底不仅让这届年轻人纷纷走出国门,也让他们很少再为开销而忧愁。虽然,打工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也是人生“教育”的一种。不过,学生主业毕竟是求知问道。如今,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让这届年轻人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也有更多时间在学术科研上开花结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