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后安倍时代派阀势力洗牌与岸田的雄心
http://www.CRNTT.com   2022-08-12 11:24:44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6届国会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获得超过半数席位。在本次改选议席中,自公联盟中的自民党获得63席,公明党获得13席,远超此前设定的“过半数”目标。加上未改选的70个议席,执政联盟在参议院席位达146席。修宪势力在参议院获得超过三分之二多数议席,突破修宪动议所需“门槛”。

  由于岸田文雄在未来三年内面临的选举压力“骤降”,这也意味着,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及“新资本主义”计划等关键政策的挑战,大概率都将来自于自民党内部。

  过去十年间,安倍派一直在自民党内处于优势地位。在党策即为国策的自民党一党优位体制下,政府和民众的关切间存在明显的乖离趋势。日本民众最关心的是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切身利益,政府的关注点则主要集中在修宪与政治大国化的宏伟目标上。通过低汇率保持出口竞争力、以积极的财政支出发挥拉动总需求的“安倍经济学”给予了日本金融财团低廉的融资成本,但并没有真正惠及普通民众,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

  现如今,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局面已经造成了诸多社会矛盾,甚至已酝酿出个体以暴力改变现状的凶险冲动,今后如何改善民生经济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

  岸田内阁上台后,认为日本过度依赖市场,导致无法实现公平分配,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因此提出通过“增长和分配的良性循环”,强调政府职能和纠正分配构筑“新资本主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岸田内阁把“加薪”作为实现分配战略的核心,意图实现扩大中间阶层的愿景,诸多环节需与既得利益集团博弈。

  根据岸田内阁“新资本主义”公布的框架,推进科技立国、支援初创企业、地方活性化、经济安全保障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四大支柱,计划通过四大支柱政策,实现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将生产率提升与工资增长相挂钩,通过加薪扩大中产阶级,进而提升国内消费需求,实现提振经济增长的目标。但问题在于实现第一步“生产率提升”→“增加工资”环节,需要日本金融财团削减在“安倍经济学”中唾手可得的金融收益,日本的工商业财团削减留存收益将其用于加薪。第二步“增加工资”→“消费扩大”环节需要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上述难题不仅需要全党一致的团结合作与经团联等财界四团体的全力配合,更需要岸田充分发挥“从分割到协调”的能力,岸田能否把握机会实现“黄金三年”的长期政权,让我们拭目以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