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商在长江三角洲投资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06-06-06 12:23:09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阶段
  中评社讯╱题:台商在长江三角洲投资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作者:钟焰(上海),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助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阶段,与国际接轨,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是这一轮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吸引台资工作,并把其纳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长三角经济进入新阶段

  长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的经济大发展,目前正在进入第三个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其基本特征是乡镇企业和城市个体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在90年代初中期开始,长三角经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进入了第二轮大发展阶段。第二轮长三角经济的发展是以外向型经济和市场机制建设为特征的,以上海的开放发展为契机,国际工商界掀起了上海热并带动了对上海周边的制造业投资。通过吸引海外投资和发展市场机制,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国际制造业基地,民营企业的规模也日益壮大。

  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地区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大发展阶段。伴随中国进入WTO和国际资本源源不断进入长三角地区,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环境和目标与前二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其基本特征包括: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性经济”转化;从体机制创新向与国际规则接轨转化;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向推动经济全面发展转化;以产业技术进步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

  台商在长三角的投资

  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就是台商投资的重镇,以江苏为例,至2003年底,共引进了台资企业1.2万余家,协定利用台资超过31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愈155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浙江的多个城市也多次被台湾相关行业公会评为最适宜台商投资的城市。长三角地区吸引台商大量投资的基本优势在于:

  1、区位优势。长江三角濒临东海,面向太平洋,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正处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中央,由上海、宁波、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等港口组成的港口群是中国最大的沿江沿海港口群,外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经贸联系,内通过长江可以沟通占地18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3.5亿、资源丰富、工农业产品产值占全国半数的长江流域。台商在长三角投资,既有利于其产品顺畅出口,也有利于其依地利之便开拓国内市场。

  2、经济基础优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最看好的经济核心区。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工业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配套齐全,经济管理能力强,综合经济效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多数具有一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长三角两省一市以占中国大陆10.68%的人口创造了23.97%的国内生产总值,24.27%的地方财政收入和33.77%的进出口总额,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台商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中长期战略投资,毫无疑问将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共同享受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善及经济发展的成果。

  3、社会文化环境优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近现代工商业最先诞生开发的地区之一,拥有一大批工商业中心城市,具有良好的商业文化传统,同时该地区的科研教育体系比较发达,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每年产生大量的基础科研成果和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有利于台商投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获取优异的科技与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台资企业的长期扎根发展。

  台商传统投资模式面临的挑战

  1、单纯追求低成本优势削弱了台资企业的竞争力。长期以来,台商投资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诱因是低成本优势,包括(1)土地成本低;(2)租税优惠;(3)劳动力成本低;等等。单纯追求低成本从早期看确实是有助于企业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以低价格大规模量产抢占市场份额,但企业若长期单纯依赖于低成本竞争,无异于饮鸩止渴。台商借长三角地区的低成本生产资源扩大生产能力,使全球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但产品价格也随之被不断压低,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不成比例。如笔记本电脑是台商在长三角投资设厂的重点,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中的九家都在江苏设厂。整个台湾笔记本电脑企业全球占有率超过七成,但毛利不及一成,根本原因在于台商少以自有品牌行销自己的产品,而为欧美日公司代工,因此生产量扩大的结果,就是价格的持续下跌。台湾企业长期依赖低成本优势削弱了台企的全球竞争力,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上,由于台企缺乏品牌运营和市场开拓能力,因而在产业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