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台湾政局走向与两岸关系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06-08-22 18:33:32


  中评社讯╱题:当前台湾政局走向与两岸关系发展 作者:蔡玮(台湾),政大国研中心研究员兼亚太所所长

  对两岸局势的回顾

  2005年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两岸结构性的争执并未缓解,但由于中共所展现的新思维与新做法,再加上台湾各在野政党领袖的大陆之行,两岸关系还是发生了一些具有实质意义而且影响深远的变化。

  期间,台湾官方在内外压力及各方考量之下,陈水扁虽然多次释出「善意」,但其对既有立场的坚持并未有所松动,他强调要「持其志、勿暴其气」,以「缓而不退、稳而不急」的态度来处理两岸关系,要凝聚台湾内部的共识,积极推动并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而中国大陆方面则在台北不承认九二共识、拒绝一中前提的情况下,持续采取政经分离的态度,继续忽略、甚至孤立台湾政府当局,拒绝与有官方色彩的海基会进行实质接触,但在其他层面则深化与台湾各个阶层的交往。

  其中最重要的是,去年三月间,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主导下,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对台湾进行法律战、心理战的威慑,胡锦涛表明中共四个决不的坚定立场,中共的政策底线已然明确。理论上说来,台湾追求法理独立的可能如果不是已成历史,至少也已受到严重压缩。在笔者看来,该法意味着在「认知」中华民国存在的基础上,只要台湾接受九二共识、一中原则,两岸一切可谈。中共的目的不在求战,而在迫和,也就是以战防独,以和促统。北京要用渐进式统一来对抗台湾的渐进式独立,以战略清晰和战术模糊的方式来对付台湾。民进党政府心中的不快可想而知,只得诉诸民粹及国际舆论来加以平衡。

  为了表明立场,陈水扁曾向中共提出6点严正声明,表明台湾方面「坚持海峡两岸应该秉持民主、自由、和平的原则,透过对话来化解双方的歧异。任何『不民主』与『非和平』的方式,不管是以什么样的藉口,都无法见容于国际社会,同时也只会让两岸关系更加分裂,让两岸人民的感情越离越远。」台北仍然坚持「只有伟大的台湾人民才能够决定台湾自由、民主、和平的前途。」两岸关系转趋严峻,台湾政府与部分民众对中共的态度颇为不满,民进党方面丝毫没有妥协、畏缩的现象。

  四、五、七月,台湾的主要反对党,国、亲、新主席连战、宋楚瑜及郁慕明等人先后访问中国大陆,受到中共高规格的礼遇接待,各党用语虽有出入,重点或有不同,但都与北京达成了一些具体协议,其中荦荦大者包括: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双方同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坚决反对“台独”,共谋台海和平与稳定,推动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建立两岸和平架构,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两岸民间菁英论坛”及台商服务机制,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等等。短期内,两岸关系又转趋稳定,台湾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在疑虑中抱有审慎乐观。

  为了反制中共的统战手法,陈水扁在八月间又提出处理两岸事务新准则,除了「和解不退缩、坚定不对立」的基本方向外,更进一步提出「一个原则、三个坚持、五个反对」。要确保台湾的主权,在「民主、对等、和平」原则下,与大陆对话协商。台北坚持一、民主改革的理想;二、台湾主体意识的主流路线;三、让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完整、进步、美丽而伟大的国家。陈水扁坚决反对:一、中共企图并吞台湾,及中共的一个中国原则;二、将台湾香港化、澳门化,及中共的一国两制;三、以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为内涵的「九二共识」;四、任何分割国民主权、剥夺台湾人民自由选择权利,以及统一为前提或唯一选项的「两岸一中」或「宪法一中」;五、大陆以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海问题的「反分裂国家法」。台湾朝野、两岸政治僵局显然无解。

  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共开始积极推动新一轮的系列对台政策,如正式开放台湾水果登陆,台生比照中国大陆学生收费,而中共国台办更于九月间协议人民银行融资台商300亿元人民币,十月间中共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率团访台,为大陆观光客来台观光预做准备,北京并开始准备赠送熊猫给台湾社会,中共对台政策中的软硬两手策略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时台湾各界对两岸关系各种可能存在着不同思维,许多人认为,两岸可以和平共处、相互竞赛,追求双赢,两岸并不必然一定要以非和平的方式才能解决歧见,只要双方主事者都有主观的意愿和灵巧的心智与手法,一切可能都存在,台湾甚至弥漫一种大陆热。

  台湾政局走向

  但此时台湾已经进入2005年底县市长选前政治热季,政治人物已经无暇他顾。选前,部分民进党政治人物曾试图将选举导向统、独,与爱台湾和亲中国之争,但并未得逞。当时,陈水扁一度表示,如果选举失利,大陆政策将告紧缩。笔者曾经为文警告,如果陈水扁受挫,不能排除他有意将两岸关系拿来祭旗,也就是把两岸关系弄成相对紧张的局面,好凝聚台湾民众的意志,以避免跛鸭效应的提早到来。但也有人以为,陈水扁的发言只是选举语言,外界可以不必过分当真,因为台湾的民意、现实需要,以及美国和党内的竞争者大概都不会同意他对中国大陆有太过激情的挑衅言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