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台政策新思维:特点及效用
http://www.CRNTT.com   2006-08-22 18:45:56


新思维带来新突破
  中评社讯╱题:“对台政策新思维:特点及效用”,作者:杨立宪(北京),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过去的一年,台海两岸关系中发生了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重大事件,这既是祖国大陆综合实力增长的结果,也是中央对台政策与对台工作延续、接力、调整与点滴积累的结果。

  两岸关系新形势呼唤对台政策新思维

  二○○二年十一月中共十六大顺利完成最高权力交接班后,大陆对台工作进人了外电所谓的「胡锦涛时代」。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新形势,继承了中共前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大政方针,在江泽民八项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丰富、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第四代中央领导特色的对台政策新思维与新做法。

  新形势显示,与十年前相比,海峡两岸综合实力对比进一步呈现出大陆强台湾弱的发展趋势,两岸之间与台湾内部的各种矛盾、问题充分暴露。

  从祖国大陆方面看:虽然存在着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但政治、社会基本稳定,经济连续十年保持百分之九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一九九五年的六万零七百九十四亿元人民币,发展到二○○四年的十五万九千八百七十八亿元(合一万九千三百一十七亿美元);外贸总额从一九九五年的二千八百零八点六亿美元,增长到二○○五年的一万四千亿;外汇存底从七百三十五点九七亿美元增长到二○○五年的八千一百八十九亿美元;吸引外资额连续多年保持在世界前几位。截止到二○○四年,大陆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增强。

  从台湾方面看:虽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但朝野斗争激烈,政局动荡,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李登辉于二○○○年下台后成立台联党,图谋急独分裂的本质充分暴露。民进党执政后在中间路线与「台独」路线之间摆荡不已,一方面不断挑战两岸关系底线,刺激台海局势紧张,一方面又被迫承诺遵守「四不一没有」;同时因「三一九枪击案」、政绩不彰和弊案连连,而陷入执政困境。以连战为首的国民党下台后开始对李登辉路线进行反思修正,明确反对「台独」、接受「九二共识」,泛蓝三党开始走向整合。

  从两岸关系方面看:大陆的繁荣进步为两岸关系展现了光明的前途,极大地吸引了台湾同胞投入发展两岸关系的进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由一九九五年的一百五十万人次增加到二○○四年的三百六十八点五万人次,平均每年约三百万人次;同时期两岸间接贸易额由二百零九点九亿美元增至七百八十三点二亿,台对大陆的贸易顺差由一百四十八亿美元增加到五百一十二亿,贸易依存度由百分之○点九增加到百分之廿二点九,出口依存度已达到百分之廿五点九。十年累计台商投资审批项目三点七万个,合同台资五百五十七点二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三百一十一点八亿美元,有数十万台胞在大陆工作、居住。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投资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两岸「三通」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自二○○一年一月开始的「两门」、「两马」客运航线,至二○○五年七月底共承运八千三百三十个航次,运载旅客达一百多万人次。两岸学术、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交流日益活络。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岸同胞的相互瞭解不断加深,各种联系和共同利益日益增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越来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识,成为制约「台独」的重要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通过我们和大多数追求和平稳定发展的台湾同胞的坚决斗争,美国及国际社会对李登辉、陈水扁及民进党当局,利用民主形式搞「台独」分裂活动的本质及「台独即战争」的现实危险有了清楚的认识,一个中国的格局更加巩固和发展,台海地区局势基本在大陆控制当中。

  上述台湾岛内与两岸关系形势的特点,使中央对台湾问题的实质及其复杂性,对两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解决台湾问题与大陆综台实力和国际互动之间的关系等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大陆处理台湾问题的能力更加自信,这些都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调整、完善对台政策与做法提供了依据。

  对台政策新思维的特点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新思维,见之于中央领导人多次重要涉台讲话、中台办国台办「五一七声明」、《反分裂国家法》,以及一系列新出台的对台政策;其中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江八点」十周年的讲话堪称系统的总结论述,胡锦涛主席二○○五年三月在全国政协小组会议上发表的「四点意见」堪称高度概括和「画龙点睛」,《反分裂国家法》堪称集中体现和「铁板钉钉」,一系列新出台的政策则是具体体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