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陈水扁「废统」的意图及对台海局势的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06-11-06 13:51:11


  中评社讯╱题:陈水扁「废统」的意图及对台海局势的影响 作者:刘佳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最近,陈水扁单方面宣布「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引起了台海局势的轩然大波。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和岛内外各种反对声浪,陈水扁最终被迫宣布以「终止」代替「废除」方式处理了「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美国「虽不满意但可以接受」,美台之间围绕「废统」事件的纷争折冲,也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废统」是陈水扁继今年「元旦讲话」后又一次精心策划的政治动作,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走向『台独』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废统」事件演变迄今,虽尚难断定陈水扁下一步「公投制宪」如何走,但其后续发展势必影响未来两年岛内政局的演变,也将牵动中美台三边关系的新一波互动变化。

  背景和政治意图

  陈水扁抛出「废统」,是在两岸关系和岛内政局发展出现不利于「台独」分裂活动的大背景下,提前向大陆进行挑衅的一种冒险尝试。从「元旦讲话」到「废统」论的出台,无不渗透着陈水扁出于个人权位寻求摆脱政治困境的真实意图。

  过去一年来,大陆方面提出对台战略新思维并推出一系列对台政策新举措,使台海局势发生了显着而深远的变化。一是,两岸关系剑拔驽张的气氛得到了极大缓解,岛内政局和社情民意发生了不利于陈水扁的显着变化,台湾同胞「要和平、不要战争」、求稳定、反对「台独」的情绪上升,反「独」非「独」力量日益增长。二是,打破了岛内政党与大陆交流的政治禁忌,两岸旧有的政治格局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近十几年来岛内政治格局「绿涨蓝消」的态势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泛绿」气势逐渐下降,「泛蓝」气势有所回升。大陆方面主导下的两岸关系快速发展与和平稳定新局面的出现,显然对陈水扁推动「台独」分裂活动形成了强烈的牵制,这种态势一旦发展下去,特别是随着中国大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持续上升,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大框架更形稳固,将大大压缩「台独」挑起两岸冲突的空间。

  与此同时,在两岸关系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力下,岛内政局发展也出现了明显不利于陈水扁的显着变化。在当选正当性备受质疑和政绩乏善可陈的情况下,陈水扁当局的权力基础本就相当脆弱,自连任以来党内党外对陈水扁的不满声音未曾止歇。尤其是,陈水扁上台以来快速走向腐化贪污,极大地消耗了民进党赖以生存的「清廉」资本,在政绩乏善可陈、社会民怨日深下,民进党继二○○三年立委选举后再次遭受「三合一」选举惨败,不仅民进党的政党支持度下滑至百分之二十左右,陈水扁的个人声望更下滑至百分之十左右。陈水扁余下任期执政面临更大的困境,其地位与权力将面临空前的挑战。

  面对这种内外交迫的形势,本应在路线与政治主张上进行深刻反省的陈水扁却不顾美国的强大压力、岛内在野党的反对和台湾民众的忧虑,决定选择继续与大陆对抗的道路。继「元旦讲话」大幅紧缩大陆政策、提出「公投制宪」后,又抛出「废统」等主张,频频向大陆挑衅。一方面,陈水扁希望借激进的「台独」主张,重新回归基本盘,拥抱和讨好基本教义派,缓解来自支持者的压力,稳住权力地位。同时,陈水扁也希望通过激进的「台独」挑衅动作,可以刺激大陆作出强烈反应,从而转移岛内民众要求进一步查贿的焦点和视线,使民进党摆脱执政困境,延长个人的政治生命。另一方面,陈水扁也有意借「废统」进一步确立其「一边一国」的主张,既可为民进党未来的两岸政策定调,又可逼迫国民党对两岸关系定位问题表态,扭转台湾民众心态向大陆倾斜的趋势,为其下一步推动「法理台独」创造条件。

  「废统」将进-步摧毁两岸的均衡态势

  众所周知,二○○○年主张「台独」的陈水扁上台后,海峡两岸形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社会对陈水扁可能推动「台独」导致台海紧张的疑虑升高。在外界的强大压力下,陈水扁在当年的「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任内「不会宣布台湾『 独立』,不会更改『 国号』 ,不会推动『 两国论入宪』 ,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二○○四年,这一承诺在陈水扁连任后进一步得到了重申。所谓「四不一没有」也就成为民进党执政后象征「两岸维持现状」的「重要架构」。基于此,陈水扁上台六年来,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已将其是否遵循「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作为观察他是否进行「法理台独」的试金石。

  尽管陈水扁上台以来,从未召开过「国统会」,「国统纲领」也束之高阁,但「四不一没有」作为稳定两岸关系的象征意义仍然不言而喻。在某种程度上,「四不一没有」已不仅仅是一种「维持现状」的政治承诺,也已经是一条不得逾越的政策红线。因此,陈水扁精心策划的「废统」动作不单单是「四不一没有」作为一个整体遭到了拆解,更重要的是陈水扁的目标绝不在于「国统会与国统纲领」本身,「废统」可能「意味着一连串改变的前兆」,它打破了两岸因「四不一没有」而建立的均衡态势,为陈水扁推进「法理台独」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元旦讲话」到「废统」谈话,陈水扁已明确指出「宪政改造」工程的推动「必然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先民间后政党」这样的程式。也就是说,在目前朝野蓝大绿小的格局下,陈水扁将通过民间提出「新宪法草案」的形式发动全民的「宪改」大讨论,形成「以民压(泛)蓝」、「以民压美(国)」、「以民促官」的气氛,从而促使「立法院」通过「新宪法」提案。无论是陈水扁的「废统」讲话还是最近发表的七点声明,表面上看他似乎放弃了体制外寻求「台湾法理独立」的企图,但这中间其实暗含着巨大的「政治玄机」。陈水扁虽然声称「任何不符合现行宪法程式的主权议题」不会被处理,但又表示「当社会条件够成熟」时举办「新宪公投」。显然,从二○○三年朝野和美台之间围绕「公投立法」较量的角力过程来看,人们不难想像,如果「社会条件够成熟」、如果「主权议题」符合「现行宪法程式」被提出,那么「宪改议题」的所谓限制、所谓「公投制宪」的不可能性都将统统瓦解。

  也许,「废统」是走向全面否定「四不一没有」的开始,这种结论尚嫌武断。但是,随着「废统」的实现,陈水扁接下来可能推动「法理台独」的一系列激进的活动,应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这种情势演变下去,势必会激化岛内朝野的对立,加剧岛内政局的动荡不安,直接对岛内民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将不可避免地给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危机。

  「废统」不符合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利益

  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取向将仍然是希望海峡两岸局势保持稳定,不出现打破平衡的状况。因此,「维持现状」的台海政策最符合美国当前的战略利益。

  近年来,中美关系经过不断磨合期,正在走向稳定和成熟。当前两国的共同目标就是,希望继续维系亚太地区的总体稳定,并以此为基础,在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上进行战略合作。随着中美双方战略定位的日益明确,中美战略合作的一面在逐渐上升。美国不仅在联合国事务、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与国际投资等领域需要中国长期合作;美国将反恐视为长期战争,也需要中国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朝鲜核问题、伊朗核危机和区域安全机制的建立等议题上,中国的作用更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在国际和区域安全与经贸事务上仰赖中国的台作,当然不愿见到台海局势恶化影响亚太安全与稳定,冲击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因此,保持台海局势稳定,维持「台湾不独、大陆不武」的战略态势,最符合美国的外交利益,而「四不一没有」正是维持这种现状的重要承诺之一。

  陈水扁搞「废统」,进而推进「法理台独」,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破坏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打破两岸的均衡态势,并使中美关系受到严重干扰,直接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从维护其在台海和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战略利益出发,对陈水扁意图挑起两岸对抗的「废统」举动,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符合其自身战略利益的危机处理,并首次以发表公开声明的形式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并明确表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单方面改变现状」;对陈水扁当局试图玩弄「终止」和「废除」的文字游戏,也不假辞色,认为「国统会并未废除」,要求陈水扁当局「毫不含糊」地确认「没有废除国统会」。这固然反映了近年来由于陈水扁频出意外、恣意妄为已引起布什政府的不耐和不满,但本质上是陈水扁的一系列「台独」冒进动作已在挑战美国的「不统不战不和」的底线,是陈水扁试图改变现状,可能引发一场把美国拖下水的危机,迫使美国政府实施对台海局势的预防性处理措施。

  美国应拿出实际行动遏制「台独」的冒险动作

  从美台围绕「废统」事件的折冲过程来看,美国的台海政策应对「台独」冒进动作时的左右支绌窘境再次暴露无遗。美国从其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并不希望两岸和平统一,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有戒心。台湾虽然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盟友和推行西方式民主政治的样板,但实际上美国在台湾的最大战略利益是通过操控和利用台湾来牵制中国,不让中国崛起成为与美国同样强大的国家。这样的政策考虑无疑给「台独」提供了操作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陈水扁频频冲撞美国台海政策底线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二○○三年以来,美国对陈水扁各种「台独」言论和行为进行了无数次的警告,布什甚至以总统之尊公开斥责陈水扁,但所有警告都未能改变陈水扁推动「台独」路线、肆意测试大陆容忍底线的政治决定或行动。此次「废统」事件,美国虽然从自身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出发,明确反对陈水扁当局「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对台施压仅仅限于官方表态,缺乏实际行动。事实表明,美国关注的是不要因为陈水扁的冒进动作导致两岸局势发展不可收拾,但对陈水扁是否「废统」或「终统」并不关心,也就是说,美国有能力控制陈水扁搞「废统」,但无意阻止或者说并不反对陈水扁停止「两统」的运用和适用。这种「明反暗纵」的策略不仅有损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也使「台独」冒进的企图心可能进一步膨胀,可能使台海局势发展至不可收拾的境地。

  从此次「废统」风波来看,美国对陈水扁的「台独」冒进动作祇作出言辞上的批判而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是很难阻止陈水扁依自己的意图实现其政治目的的。中国政府已再次明确表达了「绝不允许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立场,并继续重申将继续贯彻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贯彻胡锦涛的「四点意见」,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有着共识和均衡点。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活动,符合中美双方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从美国的战略利益看,站在维护亚太地区稳定和繁荣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台独」的危害,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中国政府共同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适当的选择。否则,如果台海局势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美国迟早会被失控的台海形势逼入墙脚,被迫面对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危机。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4月号,总第100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