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新时代。 |
中评社╱题: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祖国高质量统一的完成 作者:李鹏(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
【摘要】“高质量”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在国家整体事业的其他方面,同样需要思考如何将“高质量”的理念贯穿其中。当前我们已经进入推进祖国统一的新时代,必须辩证思考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如何推进和实现国家高质量统一,如何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夯实高质量统一的基础。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我国经济”到“我国”的表述,充分说明了“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1]。“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高质量”的强调将会伴随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笔者认为,“高质量”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在国家整体事业的其他方面,同样需要思考如何将“高质量”的理念贯穿其中。
一、“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统一”的启示
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为了应对复杂的内外环境、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在全面判断时代环境、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旨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模式、提升发展动力的宏观战略”,是一种立足根本、掌控全局、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2]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3]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为今天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推进国家统一实力基础。高质量统一和高质量发展一样,也是两岸关系发展和对台工作推进到一定阶段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4]在2021年的对台工作会议上,汪洋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台海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对台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边。[5]当今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和军事实力与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已经操之在我的“时”与“势”,加上70多年矢志不渝的努力,两岸交流和对台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都要求和激励我们在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不应也不能只是将目标确定在维护和实现形式上的国家统一,而是要追求更高的目标,也就是要从历史、民族、战略的高度思考如何实现“高质量统一”。
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体现“高质量统一”的思想。笔者认为,“高质量统一”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涵:
第一,高质量统一的前提是要实现国家的最终完全统一。高质量统一的提出是要有利于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在坚持国家统一目标毫不动摇的前提下,才能思考“高质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6]。对任何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及国家统一前景的“台独”分裂活动,都必须予以坚决遏制。
第二,高质量统一是形式统一和实质统一有机结合的统一。两岸统一可以有各种层次,形式上统一更多的是指在国体和政体层面形成整体性和一致性安排;实质统一则不仅包括国体和政体层面,更包括人民之间的心灵契合和经济社会融合等,是一种全方位的统一。2014年9月,习近平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7]
第三,高质量统一要求将国家统一问题置于民族复兴的大局中思考。要用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创造条件、把握机遇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高质量统一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在推进统一的进程中有利于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有利于两岸一家亲和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有利于两岸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的情感沟通和心灵契合。
第四,高质量统一需着眼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无论最终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台湾的长治久安都是大陆必须思考和追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一国两制”时特别提到“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大陆多次强调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但“凡事从坏处准备”与“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幷不必然矛盾。在最坏的情况发生之前,依然要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互惠共赢,避免两败俱伤,不应该轻易和过早放弃任何争取最好结果的可能。
第五,高质量统一要能够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台湾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对台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指出“我们为推动两岸关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岸统一不能不考虑到人民的感受和同胞的生活,只有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统一才是高质量的统一。
二、推进“高质量统一”的基础与挑战
“高质量统一”是对国家统一提出的更高要求,但这幷非是脱离实际和好高骛远,而是以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台工作取得的重要成绩为基础的。大陆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现已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推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8]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陆已经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不断改变决定台海形势基本格局的力量对比态势[9],多次挫败和遏制台湾当局的“台独”分裂图谋,不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往来,在国际上有效维护了一个中国的框架。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在新时代推进和完成祖国高质量统一的坚实基础。
一、法理基础。虽然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也不容分割。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虽然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在岛内进行“台湾国家意识”的建构,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处心积虑地搞“台独”,但依然未能改变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法理现实,民进党也深陷“想独而不敢独、谋独而不能独、称独而不是独”的困境。刘国深教授指出,“无论从理论还是从政治实践来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当前的政治和法理存量,两岸之间的统一不是领土主权再造,而是在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法理实存框架下,两个对立中的政权如何结束政治对立的问题。”[10]两岸在领土主权意义上同属一个国家,两岸统一的性质是一个国家内部结束政治对立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有机会推进和实现高质量统一不可撼动的法理基础。
二、经济基础。两岸经贸关系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岸经贸关系发挥了推进器和稳定器的作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两岸生产要素和经济结构互补的市场驱动下,两岸经济关系快速发展,幷成为两岸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11]台胞目前在大陆的投资有数千亿之多,台湾对大陆的经贸依存度多年维持在四成左右,大陆多年来稳居台湾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顺差来源。据大陆海关总署统计,即便在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2020年两岸贸易额依然达到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12]无论最终用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国家统一,两岸之间的经贸联系都不可能脱钩,即便是统一后两岸的经贸关系也只会越来越密切。稳定和密切的经贸关系在统一前有利于维系两岸的利益联系,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在统一后有利于实现台湾的长治久安。两岸数十年来奠定的雄厚的经济基础恰恰可以成为推进和实现高质量统一的必要条件。
三、社会基础。自从1987年两岸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以来,两岸民间往来的热络造就了两岸和平发展和推进祖国统一的社会基础。两岸统一最终要体现为两岸人民的统一,特别是两岸同胞的情感沟通和心灵契合。通过交流交往,台湾同胞看到了大陆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在大陆的发展中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机会,对他们全面和客观认识大陆和思考台湾前途和国家统一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大陆向来积极鼓励两岸之间的民间往来,在政策、法律、措施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持续深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13],这充分展现了大陆推动两岸交流的决心和诚意。虽然当前民进党当局采取种种阻扰措施,对两岸交流设置种种障碍,但很难从根本上撼动两岸同胞要想交流合作的意愿,这就是两岸有机会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统一的社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