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2024领导人选举态势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23-12-04 13:47:01


 
  三、民进党的执政包袱仍可能成为赖清德胜选的“绊脚石”

  2016年民进党重返执政以来,民进党当局在岛内执政的七年间,施政荒腔走板,治理能力欠佳,高层贪腐严重,各类丑闻频发,奉行“倚美抗中”路线造成两岸“兵凶战危”,引发民怨沸腾,多数选民决定用选票“教训民进党”,成为民进党在去年底九合一选举中惨败的根本原因。⑨尽管赖清德在多数民调中保持领先优势,但大致维持在三成多、不足四成的支持率基本上只是拿到了绿营基本盘的选票,似已到达支持度“天花板”,若要再开拓中间选民的票源并不容易。

  近期不少民调结果都表明,蔡英文施政满意度已低于不满意度,台湾主流民意希望在2024年完成新一轮“政党轮替”,高达六成岛内民众希望明年“下架民进党”。根据5月29日公布的TVBS民调显示,蔡英文连任三周年施政满意度为39%,低于不满意的48%。⑩同月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的民调显示,有多达51.1%的台湾民众不支持民进党2024继续“完全执政”,支持的比例为40.0%;多达47.3%的台湾民众不乐见民进党2024继续执政,乐见的比例为41.7%。⑪该民调机构于7月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蔡英文声望(即民众赞同其处理台湾内外事务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与政策)跌至41.7%,不赞同其处理台湾内外事务的方式的民众上升至48.7%,是2019年5月以来民怨最高涨的时刻,被形容为“第四度陷入执政困境”。关于“台湾人的政党支持倾向”,该民调显示民进党支持度有32.0%、国民党23.0%、民众党17.3%、22.5%为没特别支持特定政党的中性选民。这表明台湾政党政治或呈现“三党鼎足”的发展趋势。⑫根据美丽岛电子报于7月下旬所作民调结果显示,只有30.7%的受访民众认为民进党应继续执政,40.8%认同换成其他政党或无党籍执政;从民众对民进党好感度看,高达47.0%对民进党表示反感,42.8%对民进党有好感。⑬

  此外,民进党执政也引起部分绿营人士的不满,掀起绿营“茶壶内的风暴”。7月16日,原为绿营侧翼的网红“馆长”陈之汉与“时代力量”前“立委”黄国昌发起举办的“七月十六上凯道、公平正义救台湾”游行在台北凯达格兰大道登场, 数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司法改革”与“居住正义”,侯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铭也都出席活动,共同诉求“换掉执政当局,让民进党下台”。

  简言之,蔡英文施政满意度持续下滑,主流民意反感民进党执政、希望2024年“换党做做看”,支持再度“政党轮替”是不争的政治现实。从政党支持度来看,一旦在后续选战中形成绿营与非绿阵营的对决态势时(即蓝白阵营成功整合或形成较为彻底的“弃保效应”),在野势力的胜选几率就将大增,这表明民进党的执政包袱仍可能成为赖清德寻求胜选的最大“绊脚石”。

  四、两岸议题攻防仍可能成为影响2024年台湾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炒作两岸议题,打“抗中保台”牌历来是民进党打赢选战的“利器”,在2020年二合一选举等多场重要选举中无往不利。但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虽仍极力操作“抗中保台”议题,却被民众看破手脚,最终效果不彰,边际效益递减,反而成为其败选的重要因素。败选之后,赖清德已先将蔡英文的“抗中保台”,转向“和平保台”,但宣称尊重蔡英文以“维持现状”和“四个坚持”为主轴的两岸路线,但其实质仍是“换汤不换药”;获提名后再次大翻转,将“战争与和平”的选择,变成“民主与专制”的抉择。赖清德试图重拾“民主价值”语言话术,强化“民主对抗专制”的虚假叙事,试图翻转两岸论述主轴,夺回两岸话语权,却再度把台湾锁进中美对抗的战略框架。为了化解美国对其“激进台独”立场的疑虑,赖清德投书《华尔街日报》抛出所谓让台海永续和平的“四大支柱”(分别是“全力强化吓阻”“提升经济安全”“展开民主伙伴合作”“维护两岸现状”),企图打造虚假的“和平”人设,以掩盖其“台独工作者”的本性。赖的政治算计显而易见:先向美国主子表达甘当马前卒的耿耿忠心,纳“投名状”,再“出口转内销”,自诩“得到国际肯定”,企图在岛内制造假象、误导民意、骗取选票。⑭因此上述言论遭外界痛批仍是进一步延续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谋独”路线,充斥“空洞的遐想”“矛盾的论述”“低劣的骗术”。实际上,赖清德不仅仍然公开否定两岸交流合作与协商对话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而且在造势场合抛出“当选台湾‘总统’可以走入白宫,所追求的政治目标就已经达成”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更在不经意间暴露其顽固的“台独”立场。英国《金融时报》刊发报道指出,美国官员已经要求台湾当局厘清赖清德的“走入白宫”说,并解读,这凸显出白宫对于赖清德当选后处理两岸关系的疑虑。⑮可见,美国对赖清德并非完全信任,赖清德深陷“信赖危机”和美国政界出现“疑赖论”绝非空穴来风。

  当然,就影响而言,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毕竟不同于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两岸路线始终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至关重要的议题。台湾民意的两面性尤其是“亲美恐中、拒统趋独”的特征仍然较强,为民进党继续炒作两岸议题提供了一定空间。但与四年前相比,今年并未发生类似香港“修例风波”的对两岸关系影响重大的事件,因此赖清德即使继续炒作两岸议题,升级两岸民意对立,试图火中取栗,其收效很可能也将不如预期。但对于民进党而言,通过操弄两岸议题煽动统“独”矛盾和两岸对立,是其在选举中巩固绿营基本盘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在目前选举呈现“三脚督”甚至“四脚督”混战的乱局下,赖清德很可能只要守住基本盘,最终就能拿到相对多数选票取胜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对于蓝营而言,两岸政策仍然是其最大优势,经过国民党执政的台东县政府与民间人士合力推动并与大陆沟通协商,台东县长饶庆铃、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多次与大陆沟通,成功恢复了注册包装厂与果园生产的台湾释迦重新销往大陆,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后续若还有其他县市跟进,应当能够为国民党选情加分,争取更多原先挺绿的农渔民的支持。随着选战趋于白热化,两岸议题很可能重新成为朝野政党攻防的“主战场”。近来侯友宜在多个公开场合针对两岸议题作出若干积极表态。在访问日本时,侯友宜提出“台海安定、台湾安全、日本安心”的“三安”承诺,表示“两岸要有对话,才能避免冲突”,强调其主政下的台湾会扮演“降低风险者”的角色;⑯主张将秉持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让两岸关系回归和平稳定。随着选战趋于白热化,国民党和侯友宜可能会主打这场选举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继续端出务实理性的两岸政策,延续“马规侯随”的总基调,展现其执政后有能力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和诚意,改变当前“兵凶战危”的台海局势,与大陆恢复沟通与协商,逐步恢复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有望为其争取更多已开始“疑美,畏战,谋和”的中间选民和年轻选民的支持,为最终胜选创造条件。

  相对而言,柯文哲和台湾民众的两岸论述则试图走出一条迥异于蓝绿的“中间路线”。面对台海紧张局势,主张“两岸一家亲”的柯文哲抛出“台湾自主、两岸和平”主张,并强调,会以“五个互相”的原则(互相认识、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来促进交流,增加善意,减少战争风险,促进两岸和平;主张在对等、尊严的条件下,恢复和对岸的沟通管道,并宣称“我们备战而不畏战,能战而不求战”。但柯文哲并未就是否接受“九二共识”作出直接表态,而是主张“九二共识”版本多,但内容比标题重要,两岸间应先恢复实质交流,如果在名词上执着,问题很难解决。⑰这表明柯文哲的两岸路线展现了一定程度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试图让大陆“虽不满意,但可接受”,争取更多台湾民众尤其是中间选民的支持,为其在蓝绿夹击中胜选增添筹码。但台湾主流民意是否愿意为柯文哲的两岸政策买单,尚待明年这场选举结果的检验。

  五、结语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情瞬息万变,尽管赖清德在内部整合与民调支持率上暂时领先,但未来选情走向并不明朗。除了两岸议题很可能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外,蓝营内部能否尽快完成整合,尤其是在初选中失败的郭台铭最终能否不再寻求独立参选,将是影响国民党选情的一大关键。另外,蓝白阵营能否整合成功并以何种方式合作、中美关系是否因双方高层互动增多而真正有所缓和、选前是否爆发突发事件等都可能成为决定选举胜败的关键因素。在上述台湾岛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这场选举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基金项目:本文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下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2JJD810021)系列成果之一。

  注释:

  ①在2023年6月14日至16日进行的TVBS民调中,柯文哲甚至以33%的支持度超过赖清德(30%)和侯友宜(23%)蹿升至第一;在6月28日至7月1日进行的汇流民调中,柯文哲同样以30.8%的支持度超过赖清德(29.3%)和侯友宜(18.5%),位居首位。

  ②《菱总统民调1/柯文哲支持度28.34%跌落三成 赖清德38.48%领先、侯友宜21.29%》,台湾菱传媒网站,2023年7月19日,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10219&utm_source=rwnews&utm_medium=news&utm_campaign=opinion_polls&utm_content=news。

  ③《政党感情、候选人特质与2024总统大选》,“台湾民意基金会”网站,2023年7月25日,https://www.tpof.org/%e5%9c%96%e8%a1%a8%e5%88%86%e6%9e%90/%e6%94%bf%e9%bb%a8%e6%84%9f%e6%83%85%e3%80%81%e5%80%99%e9%81%b8%e4%ba%ba%e7%89%b9%e8%b3%aa%e8%88%872024%e7%b8%bd%e7%b5%b1%e5%a4%a7%e9%81%b82023%e5%b9%b47%e6%9c%8825%e6%97%a5%ef%bc%89/。

  ④《选前半年,2024总统大选支持度调查》,台湾TVBS民调中心网站,2023年7月25日,https://cc.tvbs.com.tw/portal/file/poll_center/2023/20230727/2b0f1e039f50febe696b95c074b65065.pdf。

  ⑤《美丽岛民调:2023年7月国政民调》,台湾“美丽岛电子报”网站,2023年7月31日,http://m.my-formosa.com/DOC_197669.htm。

  ⑥《ET民调/侯友宜支持度止跌回升 蓝军铁票归队获72.8%支持》,台湾ETtoday新闻云,2023年8月1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801/2552043.htm。

  ⑦《选前半年,2024总统大选支持度调查》,台湾TVBS民调中心网站,2023年7月25日,https://cc.tvbs.com.tw/portal/file/poll_center/2023/20230727/2b0f1e039f50febe696b95c074b65065.pdf。

  ⑧林淑玲:《中评专论:郭台铭继续凌迟国民党 不单纯》,香港中评网,2023年7月28日,http://bj.crntt.com/doc/1067/2/9/1/106729110.html?coluid=93&kindid=2777&docid=106729110&mdate=0728003509。

  ⑨刘凌斌、党俊:《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评析》,《现代台湾研究》2023年第2期。

  ⑩《蔡英文总统连任三周年满意度民调》,台湾TVBS民调中心网站,2023年5月29日,https://cc.tvbs.com.tw/portal/file/poll_center/2023/20230602/c14f0095471ab66143a303138b6fbb0a.pdf。

  ⑪《蔡英文七年执政与2024总统大选》,“台湾民意基金会”网站,2023年5月16日,https://www.tpof.org/%e5%9c%96%e8%a1%a8%e5%88%86%e6%9e%90/%e8%94%a1%e8%8b%b1%e6%96%87%e4%b8%83%e5%b9%b4%e5%9f%b7%e6%94%bf%e8%88%872024%e7%b8%bd%e7%b5%b1%e5%a4%a7%e9%81%b8%ef%bc%882023%e5%b9%b45%e6%9c%8816%e6%97%a5%ef%bc%89/。

  ⑫《政党感情、候选人特质与2024台湾总统选举民调》“台湾民意基金会”网站,2023年7月25日,https://www.tpof.org/wp-content/uploads/2023/07/TPOF%E4%B8%83%E6%9C%88%E6%B0%91%E8%AA%BF%E5%A0%B1%E5%91%8A.pdf。

  ⑬《美丽岛民调:2023年7月国政民调》,台湾“美丽岛电子报”网站,2023年7月31日,http://m.my-formosa.com/DOC_197669.htm。

  ⑭陈键兴、石龙洪:《“投名状”与“骗票术”——评赖清德炮制的“四大支柱论”》,新华网,2023年7月7日,http://www.news.cn/tw/2023-07/07/c_1129738432.htm。

  ⑮《赖清德“走入白宫说” 传美方要求厘清》,台湾联合新闻网,2023年7月20日,https://udn.com/news/story/123307/7312312。

  ⑯何思慎:《侯友宜三安承诺 安日本心》,台湾中时新闻网,2023年8月4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804000349-260109?chdtv。

  ⑰《柯文哲:“九二共识”版本多 恢复两岸实质交流较重要》,台湾“中央社”网站,2023年7月4日,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7040121.aspx。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9月号,总第30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