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构建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 助推心灵契合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16:03:32


图2:VR系统的外观造型
图3:VR系统的实景桌面
 
  三、构建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的实践路径

  目前,已有许多场景运用VR技术实现时空错位的现实共存目标。例如,闽南师范大学在图书馆设立专门的VR实景仪实现“我与校长合影”的目标,克服时空不一致条件下的学生与校长合影的不便性,具有满足个体需求、增强心理体验和促进个体发展的现实功效;江西理工大学运用VR技术重现大柏地战役,让师生体验真实战役的逼真感,此为思政教育探索创新;西南财经大学运用VR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师生共同沉浸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场景,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上进行创新;还有元宇宙产品“红色VR骑行”,运用具身认知的心理学原理,健身的同时阅览红色史实,实现学习与健身两不误的目标。

  在当前两岸融合发展趋势下,运用个体积极想像的心理能力,巧妙运用具身认知等心理学原理,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需,笔者思考构建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提出两岸融合生活的实践路径:一是尝试构建专属VR系统帮助两岸同胞瞭解两岸融合的社会形态与生活方式,促进两岸同胞形成融合生活的自信心,增强仿真融合体验;二是基于该专属VR系统进一步推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使虚拟平台与现实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完善。

  (一)构建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展示平台

  1.外观设计

  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的外观设计如【图2】,由显示屏和底座组成,采取底座托举显示屏的组合方式。显示屏呈现内容如【图3】,为两岸融合生活具体内容,包含“社保”、“ 教育”、“ 就业”和“法律”等具体融合内容。底座主体的外形取意自大陆五岳之首——泰山的一峰,取台湾最高峰——玉山的轮廓线条为中间的填充因素,共同组成底座的实体。在实体的正前方,设计印有“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的字样。

  图2:VR系统的外观造型

  图3:VR系统的实景桌面

  2.构思寓意

  首先是显示屏的内容寓意。从显示屏的呈现内容来看,包含社保、教育、就业和法律等四部分融合内容,涵盖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多方面因素,充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指示精神,旨在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契合的生活方式,拉近两岸同胞社会距离与增进彼此互信,进而促成更高的未来接触意向。以点扩面,以面成体,上述四部分内容将在两岸地区形成更大的融合力,扩大两岸同胞和谐生活的积极因素。

  其次是底座的设计寓意。从正面视角对该底座进行剖析,外形主体以泰山的一峰为设计原型,填充线条来自玉山的轮廓,底座包含两岸的各自独有因素。底座整体由泰山包裹玉山的因素组成,寓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玉山因素呈现于泰山因素的正前方,寓意台湾的背后是祖国大陆,祖国大陆以包容的姿态拥抱着台湾。

  最后是整体的表征寓意。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由两部分主体构成,底座包含两岸的共同因素,显示屏呈现的内容则是关乎两岸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体寓意两岸同胞需要协同努力托举美好生活,真正完美融合两岸生活,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目标。

  3.呈现内容

  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包含四个领域的融合内容,两岸同胞能够点击相应的融合板块,在该系统的帮助下清晰地看到两岸融合成功的结果,即两岸人民如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融合。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是两岸同胞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融合生活的重要涵义。该系统正是藉助VR技术来呈现虚拟人物、事物和环境的多维交互,使两岸同胞能够真切感受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产生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具体而言,社保融合板块可呈现两岸融合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范围、方式和效果等内涵;教育融合板块可呈现两岸融合的教育政策、方法和成效等内涵;就业融合板块可呈现两岸融合的就业类型、目标和体验等内涵;法律融合板块可呈现两岸融合的法律范围、条款和效力等内涵。上述四个领域的具体内涵有待关心两岸同胞融合生活质量的各界人士共同商讨确定、逐步丰富完善。

  4.布设思路

  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旨在为两岸同胞提供融合生活的直观体验。无需任何外接设备,参与体验的民众点击相关栏目即可访问预设的场景,主要包括虚拟人物和场景的真实交互,展现两岸融合生活的理想状态。该系统旨在为海峡两岸未接触过同胞的人民提供一种拟真感知,切实感受到祖国和平统一后美好生活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通过该系统培育两岸和平统一的民众心理基础,包括亲近的社会距离、高度的信任感知和强烈的未来接触意向。鉴于当前的两岸形势,经两岸相关负责部门协商后,可采取“以福建省为试点,两岸共同落实”的布设方式。根据该VR系统的功能及受众性,它可布设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区域,包括商场、历史博物馆、党政工作展示馆和VR体验馆等。

  5.使用功能

  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应当秉持简便易懂的操作性原则。显示屏呈现的四部分融合生活内容应当具体而细微,具备丰富性和趣味性,可以设置闯关环节和奖品反馈,两岸同胞可以依据呈现的具体内容进行答题闯关,保留闯关成绩到当地负责部门兑换相应的奖品,以此形成两岸同胞正强化的想像接触过程,形成融合生活必备的心理基础。此外,该VR系统每一屏的内容正下方设有“问题反馈”通道,可以将不足之处和自身关于两岸融合生活的建议直接反馈给当地政府相关负责部门,以供完善该系统的不足之处。

  (二)推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布设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不仅需要政府各级部门的通力协作,而且需要两岸民众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推广该VR系统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将VR系统仿真体验的“社保融合、教育融合、就业融合、法律融合”变成现实,此即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有效举措之一(以下简称示范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福建地处对台工作最前沿,为国家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以福建为两岸融合生活的试行省份,积攒经验以推广至大陆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性的现实意义。

  社保、教育、就业和法律等四方面密切关系两岸同胞民生福祉。福建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积极推行惠台利民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发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平台作用,出台了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举措。台湾同胞在福建投资、就业创业、教育和生活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扶持政策和便民服务。在具体构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进程中,从社保融合、教育融合、就业融合与法律融合等四个方面着手,建设具有两岸特色的融合生活示范体系。

  一是社保融合,事关同胞民生之大计。鉴于示范区是率先建立在大陆地区的前提,在大陆已有社保体系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组织应充分听取台湾同胞的意见和建议,并考虑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台湾地区的现行社保制度,保存两种社保的共性部分,着力解决差异性问题,将差异部分视作协商的重要内容,最终融合为两岸同胞共同接受的社保方案。在大陆沿海地区(比如福建)率先建设示范区,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打造两岸融合生活圈,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区。

  二是教育融合,事关国民素质之发展。根据当前的学龄划分,国民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种。建设示范区的相关地区应优先调配教育资源,划拨特定经费用于示范区的教育建设工作,使两岸同胞均能在政策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公平入学,及时受到优质的教育。

  三是就业融合,事关同胞生计之稳定。在创业就业领域,两岸或有差异,但就业类型几乎相同。保障示范区稳定运行的前提是各行业的人员各尽其职,肩负融合使命的责任感 。采取由两岸同胞共同管理的特定方式,对各行业加以监管和调控,保障人尽其责,收入均衡,安居乐业。保障示范区内两岸同胞就业平等,让生活差异在可控合理的范围波动,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四是法律融合,事关两岸社会之公正。法律是行为规范,目的在于规范个体和组织机构的不良行为,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在两岸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根据立法背景、行业领域和社会特征对示范区出台适用的法律法规。可以按照“取长补短”的原则来融合两岸同领域的法律法规,适用于示范区各民生领域,保障两岸同胞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总结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国家政策等支持,落实在两岸同胞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仅能够实现两岸同胞良性接触的目标,也能够通过合作来提升对彼此的信任水平,达到更亲近的社会距离感知,从而萌生更强烈的未来接触意向。构建两岸融合生活VR系统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现实需要,是促进两岸同胞由积极想像接触到未来实际接触实现的可行性路径,对于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理解善恶意图影响信任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研究”(批准号:20CSH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Pettigrew, T, F., & Tropp, L, R. (2011). When groups meet: The dynamics of intergroup contact.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②Vezzali, L., Hewstone, M., Capozza, D., et al. (2014). Improv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with extended and vicarious forms of indirect contact.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314-389.

  ③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④Paluck, E, L., Green, S, A., Green, D, P. (2019). The contact hypothesis re-evaluated. Behavioural Public Policy, 3, 129-158.

  ⑤Pettigrew, T, F., & Tropp, L, R. (2006). A meta-analytic tes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 751-783.

  ⑥Mckeown, S., &Psaltis, C. (2017). Intergroup contact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group trust on outgroup evaluation and future contact intentions in Cyprus and Northern Ireland. Peace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23, 392-404.

  ⑦黄亮,陈永辉,(2023),提增两岸接触质量 促进同胞心灵契合,中国评论月刊,第308期,P55-60。

  ⑧黄飞,王昌成,石宽宽,阿巴拜克热·哈力克,李林鹏,(2019),越多接触就越愿意接触?取决于效价与效能,心理学报,51,1256-1269。

  ⑨Hewstone, M., Kenworthy, J, B., Cairns, E., et al. (2008). Stepping stones to reconciliation in Northern Ireland: Intergroup contact, forgiveness, and tru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26.

  ⑩Xin, Z, Q., &Chi, L, P. (2010). Wording effect leads to a controversy over the construct of the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 scale.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44, 473-488.

  ⑪Shechory, M., &Idisis, Y. (2006). Rape myths and social distance toward sex offenders and victims among therapists and students. Sex Holes, 54, 651-658.

  ⑫Hayes, A, F. (2013).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12月号,总第312期,P41-47)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