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散文改编成网剧,《我的阿勒泰》打了个样
http://www.CRNTT.com   2024-05-12 13:04:27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电/据南方都市报报导,8集网剧《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近日在中央广电总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得到观众好评,目前豆瓣评分为8.6分。

  《我的阿勒泰》的落地播出,天然带有天时地利人和般的优势条件。李娟原着使剧作具有了IP效应,首部散文集影视化后效果如何让人好奇,再加上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登陆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及在央视播出,这些因素都促使它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到达观众视线之内。

  8集的制作,也是《我的阿勒泰》的特色,在动辄四五十集电视剧仍是市场主流的背景下,把“不走寻常路”走向了恰到好处的一面。一方面,较短的篇幅可以让剧作情节与人物关系的搭建变得简单易操作;另一方面,制作成本可控,使得在创作上的探路性质,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更容易收获鲜花和掌声。

  在海外,8集左右的电视剧会被归类于迷你剧行列,这次的《我的阿勒泰》更是被认为风格贴近“小清新英剧”。其成功在散文影视化改编上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会给中国迷你剧的发展带来启发。同时,在创作与制作方面给现有的电视剧生产格局,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会让更多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的作者与机构,投入到这个细分领域中来。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散文,其散文特征体现在画面的优美、节奏的松弛,但与此同时,也拥有了小说与诗歌的要素,情节与戏剧冲突的出现、人物关系的完整建立,让它有了小说的结构,也有了电视剧的骨架。而富有韵味的台词,包括让人惊艶的意境,这些都容易让人联想到诗意的存在与蔓延。一部网剧,可以容纳这么多文艺形式的共存,无疑会让观众感到新鲜。

  《我的阿勒泰》带来的审美体验,也是新鲜的、陌生的,作品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冲击感。以往影视作品里的新疆题材,一样可以看到美景、风物,一样可以感受到朴素、壮美,但为什么《我的阿勒泰》可以做到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因为剧作完全接壤了当代都市审美,抑或说,它基本符合活跃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对于新疆的大部分想象,把散落于社交媒体上有关美丽新疆的诸多碎片,良好地串了起来,使人有机会用都市的、小资的、当下的眼光来感受新疆。阿勒泰的偏僻、宁静,甚至那份孤独与寂寞,恰好也具有治愈效果,无形中可以抚慰诸多向往的心灵。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