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春天的信使
http://www.CRNTT.com   2024-04-07 11:02:29


(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据大公网报导,在英国的传统中,每当听到知更鸟的鸣叫,便意味着春天来了,然而牠身上的符号意义,却不仅于此。

  很多英国人对于知更鸟的认识,差不多最初都来自于著名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Who Killed Cock Robin),但讲述的故事和春天并无关联。在童谣中,知更鸟被麻雀用弓箭杀死,苍蝇成为证人,鱼取走了牠的血,猫头鹰挖了坑,鸢把牠抬进坟墓,白嘴鸦充当牧师,云雀为牠唱诗,当公牛敲响葬礼的钟声时,天上所有的鸟儿都为可怜的知更鸟叹息哭泣。而另一个著名的民间儿童故事《林中宝贝》,也与知更鸟有关。故事中两个被遗弃在森林的孩子,最终在彼此的怀抱中死去,知更鸟用树叶覆盖了他们的身体。不难看出,在这两个略带暗黑色彩的童谣和故事里,知更鸟要么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要么是善良的化身,也因此给人留下了颇为正面的形象。

  在此插句题外话,可能正是由于这个英国童谣太过深入人心,才导致了一个探讨了多年的英文译名争议。众所周知,美国作家哈珀.李的代表作是《To Kill a Mockingbird》,中文译成《杀死一只知更鸟》,然而英文mockingbird是指反舌鸟,robin才是知更鸟,牠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鸟类,但长期以来中文译本却将两者混淆。学界对此有一种较主流的看法,认为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的故事非常有名,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广泛运用,当中情节和哈珀.李小说存在相近的元素:死去的鸟儿,审判,案件,无辜的受害人,邪恶的罪犯等等,让翻译者不自觉地采用了知更鸟这一名称。尤其是荷里活同名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公映,知名度甚高,进一步加深了公众的印象,知更鸟便形成了一种惯例译法。

  但不管怎么说,两种鸟在表达的意涵上还是十分贴近。在美国文化中,反舌鸟是亲切友好善良的象征。哈珀.李在小说中使用反舌鸟的隐喻大有深意:故事中被诬陷犯强暴罪的黑人就像反舌鸟一样纯洁无辜,他明明没有犯罪,却无端遭到攻击,人们对他的迫害,就像迫害可爱的反舌鸟一样可恶,不能原谅。同样,知更鸟也是人畜无害,只顾高唱动人的歌曲,为了愉悦听众而尽情歌唱,不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情,不破坏花草,不毁坏谷仓,打死这样无害的生灵就是一种罪恶,所以把反舌鸟换成知更鸟也是成立的。

  回到知更鸟,由于牠的生活习性,人们逐渐将牠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作家约翰.巴勒斯在《醒来的森林》一书中写道,“这时,天空中仍带着点儿冬天的寒意,牠就这样栖息在荒凉的、沉寂的树林中,在又湿又冷的地上唱着歌”,没有比牠更适合、声音更甜美的歌手了,“这歌声与景色和时节极其相符。多么圆润柔和与纯真的曲子啊。牠的第一声鸣啭打破了冬天的沉寂,使冬天成了遥远的记忆。”英国政治家兼作家爱德华.格雷在《鸟的魅力(博物图鉴版)一书中也提到:春天来临,好一个人间四月天,人们的精力已经恢复,满心是对未来的期待,这个时候侧耳倾听知更鸟的鸣声,简直心旷神怡。他又将知更鸟在春天和秋天时的鸣叫作对比,秋天时,“知更鸟的歌声略显薄情,音调尖酸”,而到了春天,“知更鸟的歌声更具有活力,此时靠近一只知更鸟,仔细聆听,是人间乐事。”他不禁大发感慨,同样是聆听知更鸟叫声,春天听起来却和秋天有不一样的感觉,“到底是牠的歌声随季节变化了,还是我们的心态变了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