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世界骨质疏松日:科学防治,强肌健骨
http://www.CRNTT.com   2023-10-21 09:37:41


(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66岁的崔先生在过去2年里发生2次骨折,平时经常背痛、乏力,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才发现患有骨质疏松症;72岁的陈女士总会出现肌肉酸痛,自打退休后身高越来越矮了,直至检查才发现患有骨质疏松症……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国主题是“强肌健骨,防治骨松”。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如何科学防治骨质疏松症状?记者就群众关心的骨骼健康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留意预警信号 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北京医院骨科副主任王强介绍,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专家介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激素分泌水平降低,影响钙代谢和钙质吸收,造成骨量减少。但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人“专属”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分人群,一些患有肾病、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等患者都有可能患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要留意生活中的预警信号,比如驼背、四肢或腰背部疼痛、身高比年轻时变矮等,都提示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及时根据情况到医院就诊。”王强提示,肌肉量下降也会引发并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加强力量锻炼,促进肌肉和骨骼健康,更好应对骨质疏松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研究员宋纯理介绍,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当骨质疏松症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患者一旦受到外伤,极易发生骨折,老年患者还易引发或加重多种并发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