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反式脂肪超标 酥皮汤蛋挞上榜
http://www.CRNTT.com   2023-11-10 12:02:38


(左)食安中心在坊间收集一百四十九个食物样本分析,包括蛋挞等食品。(右)酥皮类食品美味但“邪恶”,市民进食要有节制。(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1月10日电/酥皮及油炸等“香口”美食,暗藏“邪恶”,反式脂肪含量高,愈食愈伤“心”!

  大公报报导,食物安全中心在超市、便利店、快餐店和连锁面包店等,收集149个食物样本分析,发现六个样本的反式脂肪含量超标,大多含酥皮或经油炸,其中酥皮汤酥皮样本的反式脂肪含量超标逾两倍。食安中心调查后发现,超标的酥皮蛋挞和酥皮汤酥皮,可能因使用“部分氢化油”而导致反式脂肪超标,摄取过多反式脂肪会增加罹患冠心病风险。

  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消除工业反式脂肪行动,政府将于12月1日起,禁止在本地食品供应中使用“部分氢化油”。

  “老板,要一份炸鸡腿”、“一份煎酿三宝”……傍晚时分的湾仔,不少市民回家前,赶到小吃档吃一份炸物“放纵”一下;看着小吃档前的炸牛丸、煎酿三宝,有市民坦言,“知道不健康,但总是忍不住口,发胖就发胖吧!”在不远处的面包铺,有市民右手提着半打蛋挞,左手将一块蛋挞送入口中。

  食安中心测出6样本超标

  不少人都喜欢美味的酥皮及油炸食品,但往往忽略了食用太多,不仅会肥胖,更可能因为制作该类食品时使用了“部分氢化油”,产生反式脂肪,增加罹患冠心病风险。

  食安中心研究149个从主要食品杂货店及受欢迎食店收集预先包装及非预先包装食品样本,来自超市、快餐店及餐厅等,并就五类可能含工业生产反式脂肪食品进行研习,包括油脂、人造牛油和涂抹酱、预先包装食品、即食食品及杂项(本地特色食品)作研究,瞭解食品样本中脂肪酸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有143样本符合世卫指引水平,即每100克总脂肪含2克或以下工业生产反式脂肪;6个样本含量超标,分别是蛋挞、油条、两个酥皮汤的酥皮;另有两个属杂项预先包装食品,包括响铃及酸菜鱼汤底料理。其中酥皮超标逾2倍。

  食物安全中心高级化验师(风险评估)洪志达表示,经过跟进调查超标样本,发现蛋挞和两个酥皮汤的酥皮这三个样本,或以“部分氢化油”作为配料,而油条、响铃和酸菜鱼汤底调料的工业生产反式脂肪则可能来自精炼油或翻热的油。食安中心向疑用“部分氢化油”作为配料的食店提出建议,相关食店已对食物配方改良,全部跟进样本符合世卫指引水平。洪表示,对比食安中心2019年一类范围相若的研究,发现超标样本比率由约四成大幅至4%,形容市场上的食物相对更安全。

  料“部分氢化油”及万年油所致

  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社会医学)(风险评估及传递)张勇仁说,可产生工业生产反式脂肪的“部分氢化油”,因成本较低、保存期长,在20世纪初起被食品工业广泛采用,以取代牛油进行烘焙和煎炸食品。摄入过多反式脂肪会增加患冠心病风险,但因反式脂肪天然存在,不能完全避免,建议市民将反式脂肪摄取量限制在总能量1%以下,相当于2000卡路里饮食中的每日摄取量少于2.2克。他表示,中心在法例实施后会定期巡视检验。

  现今愈来愈多科学研究证明,经“部分氢化油”摄取的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会损害健康。政府已立法禁止在本地食品供应中使用“部分氢化油”。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业界大多已停用含氢化油作为配料,但有一些餐厅或面包店,例如制作菠萝包仍会加一些人造牛油。他呼吁食肆和面包店适时停用氢化油。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