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印度“大手笔”查税背后动机为何?
http://www.CRNTT.com   2021-12-27 09:20:44


  中评社北京12月27日电/网评:印度“大手笔”查税背后动机为何?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家栋(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印度政府又对外资企业下手了。据印度《商业标准报》23日报道,印度财政部税收局21日和22日对全印手机制造商和分销商进行了一次重大打击。其中,对来自中国的企业小米、OPPO、一加、富士康等在印度的办公室和制造厂进行了突击搜查。考虑到印度复杂的税收和法律体系,以及印度的行政传统,要想完全不被查出问题是有点困难的。如此高调出手,印度税务部门无论如何也要捞点东西回去,否则不好下台。

  在历史上,印度政府有对外资企业反覆“查税”的先例。2007年,和记黄埔(现属长和)把旗下印度移动通信业务的股权出售给沃达丰(Vodafone)。由于这笔交易是在海外进行的,和记黄埔认为自己不需要向印度缴税。印度政府认为,这笔交易涉及到印度资产,印度有权收税。2017年,印度税收部门向长和发出评税令及罚款令,向和电国际追收合计3223亿印度卢比(约392亿港元)的罚款。虽然长和最终也没有缴这笔钱,但恐怕也很难再进印度市场了。这起世纪级的追溯性征税和罚款,让很多跨国企业对投资印度视为畏途,不寒而栗。印度是一个进去容易出来难,投资容易收益难的国家。在印度投资,必须把印度市场的这个特性、也就是不确定性,考虑在内。

  印度喜欢查税,有很多原因。从背景性因素来看,印度的殖民主义经历和种姓制度,形成了印度非常独特的财富和外资观念。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对“外来的东西”最为警惕的国家。很多印度人认为,印度的贫困是殖民者掠夺的结果,进而认为世界上的很多财富,也是直接或间接源自对印度的剥削。既然如此,这些富人在印度的投资,其实是还债。不仅不应该从印度市场获益,最好连本金都要留下。所以在印度,一听说外资退出时挣了很多钱,很多人在心理上就受不了。这种奇特的心理,甚至连印度自己的经济精英们也难以忍受。

  一次在印度开会时,一位印度银行家就称,我们很多人不愿意看到外国人在印度挣钱,但资本的本质是逐利,挣不到钱他们来印度干什么?这些资本不来印度,印度怎么发展!现在不仅是外资对是否要在印度深耕细作一直犹豫不决,印度自己的资本也优先到国外投资,而不是到印度国内去拓展业务。印度有很多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跨国企业,也有很多在国内一无是处、但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却可以大展身手的企业家,其背后就是这种独特的文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