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谎言造就的战争帝国
http://www.CRNTT.com   2022-03-22 11:47:24


  中评社北京3月22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制造和操纵舆论是霸权国家塑造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更是愚弄公众推翻一个政权的有力武器。人为引导并制造舆论,将特定人群的观点,通过反覆宣传,往往能够塑造普遍和违背公众意志的虚假舆论场,这也正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惯用伎俩,以达到“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目的。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单方面信息投喂,掌握话语权的一方往往能够编制“信息茧房”,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塑造舆论、掌握大众的目的。通过控制的话语权推动和塑造舆论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其所掀起的舆论潮并不能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更不是对真相的反映,仅是少数掌握话语权的阶级和势力为达到特殊目的有意为之。回顾历史,用谎言塑造舆论是美国在海外发动战争的普遍和重要的战前准备。

  “鲍威尔小瓶”——以谎言制造战争

  制造谎言,发动战争,是美国的惯用手段。2003年2月5日著名的“联合国之夜”,时任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指控萨达姆政权拥有威胁全球安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向与会者展示所谓炭疽小瓶,企图说服世界各国相信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曾任美军要职的鲍威尔并非缺乏军事判断能力,而是与美国军工复合体联合欺骗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人,用谎言发动一场入侵战争。美国占领后的伊拉克出现的叛乱逐渐演变成宗派暴力致使无数伊拉克平民丧生,战争持续的时间也比小布什政府预测的要长得多。2011年,奥巴马政府撤军后,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席卷而来,并占领伊拉克大片国土。这场战争给伊拉克带来持续十几年的动荡、混乱和暴力,据不完全估计,伊拉克人死于战争数量约为100万人甚至更多,这还不包括因受到制裁缺医少药而死亡的50万婴幼儿,但一个处于破亡中的国家,可能永远也查不清战争中死亡的真实数字。同样,也让美国承受了超过6万人伤亡和4万亿美元直接和间接耗资的代价。然而,美军占领伊拉克后并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生物实验室拖车”,鲍威尔谎言遂成为其职业生涯的永久污点。

  鲍威尔无视情报部门的警告,背离事实“捏造证据”,企图用谎言说服世界,最终发起伊拉克战争。通过美国情报部门消息,鲍威尔引用了“无可辩驳和不可否认”的证据,表明伊拉克仍然隐藏着大量的恐怖武器。鲍威尔的幕僚长曾指出,鲍威尔私下表明在伊拉克找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并不大。除此之外,鲍威尔利用美国情报部门关于伊拉克购买铝管的情报,捏造指责伊拉克正在重启核武计划,但事后证明该种铝管仅是制造常规火箭武器的材料。同样,鲍威尔故意歪曲伊拉克军官之间关于联合国检查的谈话,将其从伊拉克遵守联合国决议的证据转变为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证据。最终美国利用鲍威尔捏造的证据,悍然发动了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显然,鲍威尔对美国军工利益集团的忠诚使他甘愿欺骗世界,至死都未对自己的行为忏悔,更不用说对发动伊拉克战争负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