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两会聚焦民生 中国酝酿“民富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04:56:37


 
校正发展轨道 两会已非“橡皮图章”

◆海外空前关注两会 印证中国大国崛起地位◆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年度例会、全国人大代表大会),这是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的第一个“两会”,又一次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尤其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中国在应对危机中的出色表现,中国的“两会”辐射力已开始持续向国际扩展。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主流媒体均给以密切关注,将“两会”作为中国决策动作的风向标。(香港中评网)

  3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社论谈中国“两会”,第一句写道:“中国总理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同美国总统向国会的国情咨文一样,不仅受到国内民众重视,而且受到世界的关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今天国际社会对“两会”的感觉。

  本来,“两会”只是一个中国国内主要讨论内政的例会,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增大,中国政治地位及影响的上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带来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尤其在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策的对外辐射力及国际认同度迅速提升,使中国越来越摆脱过去“独善其身”的形象。中国开始“兼济天下”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在美国自身难保、日欧难脱困境的今天,中国乃至“两会”受到关注的热度就越发明显。(北京中国日报网)

  如今,各国的政府、智库以及民间企业等,开始把中国看成一个指标,并将“两会”作为重要参考,预估一年的经济走向。可以不过分地说,今天中国的发展就是牵引世界的动力,中国的稳定就是造福世界的福音。中国动态特别是发展态势正在成为世界走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日本《日本新华侨报》)


◆“橡皮图章”印象过时 两会愈益展现民主优势◆

  值得指出的是,国际对“两会”的关注不仅是因中国国力而“爱屋及乌”,还在于“两会”确实越发具有名副其实的“国会”价值。过去外界对“两会”大都存有“橡皮图章”有职无权的片面印象。其实各国政治体制各有特色,代议制都必须提供各种利益集团发声的方式,并建设缓解、平衡这些矛盾的机制。在中国。今天有贫富之间及地区、民族之间、行业之间等各种利益矛盾,由此形成各国民利益群体的诉求。政策往往是这些利益诉求协商的结果。

  外国人就是要从“两会”中窥见、把握中国社会整体轮廓及中国未来综合走向,解读中国政府政策之民意基础及调整空间。过去“两会”如同政府召开的“政策宣讲会”,缺乏信息量与真实性。但今天“两会”,利益多元性正在得到伸张,各种提案如八仙过海,评判各异,争执不休,但恰好是中国社会众生百态的亮相,有了实际的参考价值、新闻效应。因此就有了国际关注的升温。(日本《东方时报》)


◆花絮八卦盖过主题 两会不可成为娱乐派对◆

  毋庸质疑,这几年两会变热闹了,变得更有看头了。有热闹看,老百姓当然不会放过,那么凑上前去看什么呢?看“优秀炮手们”脸红脖子粗地放炮说狠话?看“给老婆发工资”之流贻笑大方的离谱提案?看民意代表“买不起房莫怪政府和开发商”之类的逆民意表态?还是看记者先生小姐们怎样和刘翔在大会堂门口赛跑?(河北《燕赵都市报》)

  相关报道披露的一些委员代表的参政能力或关注偏差也令人哑然。譬如某明星委员以“一贯投赞成票”标榜为“爱国”;有委员提案称关闭网吧,让网吧“国有化”;有委员在讨论上花40分钟絮絮叨叨说些歌功颂德的废话,引发其他委员愤慨要求限制时间;住建部部长则对中国民众都深感居高不下的房价表态无能为力,颇有不作为之嫌……(美国《侨报》)

  比起以往板着面孔的枯燥,这当然是一种变化。尤其炮手代表们的偶发性发飙,更被赋予“敢于扮好角色、民主质量提升”等诸多解读;而据说代表委员们也越来越能体察民意,比如大家都说房奴苦,今年全国政协各项提案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表面看起来,“主菜”对路,“配料”得当,这道“两会盛宴”越来越符合“生动活泼”的要求了。

  判断中国两会之变,需要在民主水平、监督质量等这些根本之处洞察。从上面这样的视角来审视这几年会场上下的热闹和看点,还是要说:这几年两会可堪称为变化或者进步的成分,还不足以被夸赞为累累硕果。(香港中评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