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张丹张昊“年龄门” 中国体育再遭信任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1-02-22 17:43:22


 
四、罪在金牌至上 关上“年龄门”不容易

1、竞技体育之殇 “金牌第一”成了致命毒瘤

  体操的“年龄门”已经让我们感到惭愧了,花滑的“年龄门”将会影响到整个中国体育的纯净度。不用过多关注“年龄门”事件本身,一两个运动员改年龄不可怕,可怕的是改年龄成为一种行规,一种习惯。“年龄门”折射出门背后的利益,只要我们不改变“用成绩衡量一切,靠金牌改变命运”的体制,就算“年龄门”处罚再严厉,也不会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因为我们没有砸掉这个事件产生的温床。(《河北日报》)

  新华社2月17日的一篇文章称,“这些连续引爆的‘年龄门’提醒我们,在中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必须高度警惕‘年龄门’,必须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和价值观,以捍卫中国体育的诚信。”这篇文章痛批中国体坛年龄造假,认为“金牌第一”是致命毒瘤,这可以说是戳到了点上。

  原来认为,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以大打小”已经习以为常,圈内更改年龄已成行规,利益驱使导致相关人员不择手段地更改年龄,造成了很多恶劣影响,现在看来,更改年龄已不单单是足球的事情。体育总局足管中心副主任薛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并非只是足球范畴。” (上海华体网)


2、改年龄成捷径 “年龄门”背后乃是“利益门”

  目前全国各项目的青少年比赛,都有年龄限制,一些运动员就改小年龄参赛。18岁左右的运动员身体已是成年人,力量、身高、体重都比十四五岁的少年运动员有优势。倘若把年龄改小了3年去参加比赛,那就意味着他比对手多吃三年饭,多练三年球,并且在力量、经验等方面占足了优势,打起比赛来,自然容易出成绩。出了成绩,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自身地位的提高等诸多好处。一个运动员改了年龄,参加比赛得了成绩,有了前途,没改过年龄的运动员有意见,但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运动生涯,那也改吧。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质,一支舍身犯险的运动队没有遭到监督部门的处罚,不改年龄就上场参赛的倒成了吃亏的一方,很多运动队希望用很少的投入获得好成绩的回报,把大年龄的运动员年龄改小就是比较好的方法。那些曾经不敢尝试改年龄的运动队也向警戒线外迈进,造成恶性循环。追溯其根源,是功利主义在背后作怪。就这样,改年龄现象蔓延,久而久之,修改年龄成了中国体育圈的“潜规则”。(四川在线网)

  在各省运动会中,很多基层教练的待遇和职称都与省运会成绩挂钩。基层教练很辛苦,忙选材、忙基础训练,忙着与学校沟通训练时间,辛辛苦苦培养运动员几年,原指望能在比赛中获得成绩,结果被其他地市从外地引进的改年龄队员打得一塌糊涂,对领导、学生、家长都不好交代,严重挫伤了教练员的积极性,基层教练流行一句话:“让队员改年龄,可以既得奖金又得荣誉,不改队员年龄,真是既伤身体又伤感情!” (辽宁《半岛晨报》)


3、“年龄门”影响深 耗尽中国体育发展潜力

  年龄门,从体操到花样滑冰、从篮球到足球,无论改大还是改小,追寻利益是一个共性。很多民众猜测,目前透露的领域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在各层各级的金牌策略下,或许这种欺诈性行为在整个行业的覆盖度将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数据。当这个国度的体育管理机构守着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谦逊地表示“要从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的行列”,殊不知“迈向体育强国”的潜力已经被提前耗尽,目前已经是一个终点。或许,他们原本就知道。

  很多人总是在赞扬举国体制的好处,却选择性地遗忘了其中的弊端,比如金牌就是政绩,利益的驱使足以让某些权力为一些欺诈行为保驾护航,甚至本身就是主导者。金牌能带来看得到的利益,其中因为不诚实而付出的代价似乎是看不到的,于是总是被忽略,然后这种被忽略的东西其实客观存在并且聚集,所以也不要抱怨“为什么兴奋剂检测总是会找上门”,没有无缘无故的偏见——这就像破坏环境求发展,会得来GDP上升,可能也会带来酸雨、泥石流或者沙漠化,逃不掉的因果关系。我们在追求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那些欺诈行为其实透支了未来——无论是健康还是诚信的伤害,两者都足以令人举步维艰。(《上海青年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