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糖水爷爷”遭网暴,好事是如何变坏的?
http://www.CRNTT.com   2022-08-17 18:04:58


 
  可见,网暴者幷非千人一面。对于他们的理解,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键盘侠”所能概括的。作者提出:网暴者可能幷不是一种人,而是一种“状态”,它来自人类自身对关注的渴求、对暴力的热衷和对娱乐的追逐。作者认为,要治愈这种“状态”,学会如何去爱,不妨从留下一条友善的评论做起。

  老人卖廉价的两元糖水,糖水质量就必定有问题;六七十岁还在摆摊,就一定有坎坷遭遇……很多网友表示实在不明白网暴者的“脑回路”:为何他们总爱无端猜忌、恶意揣测,遇到好事非要“等反转”?

  对于这种现象,光明网评论员文章分析道:“不能说这样的推测是带着恶意的,但它至少反映出,大家对‘远方’和他者的认知是偏狭的。”“互联网的普及,或者说线上生活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丧失对‘远方’及遥远的他者的共情,缺乏对‘远方’世界的多元理解。”“很多人关心世界,但心灵却幷没有变得那么开放。”

  另外,在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下,语言暴力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也会加大。“糖水爷爷”在接受采访时就说:“9万人都说不卫生不干净,我心里像插把刀一样。”事实上,这9万人中,可能很多都幷未经过严肃思考,只是从众心理下的点赞和跟评,这也反映了网暴对极端情绪的放大。中国传媒大学王四新教授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表示:“超大规模的网民人数,使网络环境更加复杂,网民对待相同信息反应也会不同。网民素养参差不齐,被信息洪流席卷幷反复横跳,大概率成为网络暴力的帮手。”

  当复杂的心理机制与传播效应交织,网络暴力问题何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