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回顾与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1-03-31 00:08:45


 
  未来中国周边安全态势的基本判断

  2010年中国“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遭遇挑战。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1)美国介入亚洲将是一个长期进程。一个地理空间,两个大国,加之新老问题,意味着中美关系的调控空间缩短、缩小,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增多,而中美之间的角逐将决定着未来亚太地区的安全秩序。(2)中国不可能再像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那样具有稳步拓展的机遇期。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关系的互动进程,正在进入一个战略摩擦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将减弱,周边国家在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试图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并制约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仅靠压缩自己的利益空间来换取和平的方式不可持续。鉴于此,中国应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周边战略。

  近来关于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中国周边战略已经成为学界的一大议题,也出现了不同声音。我想强调两点:

  1.正确看待中美关系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加深,美国要把中国的崛起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绝不允许中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已经视中国为敌人。美国在恐惧中国军事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够和美国合作来维持国际秩序。因此,中美之间是对手但并非一定是敌人。基于这一判断,在坚持本国核心利益的同时,中国应与美国进行对话,尤其是建立与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沟通,避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2.经济手段的使用应该与其他手段相互配合与协调。

  在周边安全方面,中国以经济促政治合作在过去10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单纯的经济让利已经不能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中国应该一方面通过继续深化经济社会联系,拉大中国腹地和周边国家的战略纵深的策略,以巩固并拓展中国的周边安全地带。同时也要善于将经济手段战略化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令人可喜的是,在2010年,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具有了国家大战略的含义,中国通过经济手段实现了巩固和平的周边环境、塑造稳定的周边秩序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增强周边外交中经济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协调性,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国家利益的支撑作用,并适度运用硬实力的威慑力以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

  郭震远:说得很好。下面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晋林波博士发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