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没有“自然统”,只能“塑造统”
http://www.CRNTT.com   2018-07-03 00:18:14


 
  1.中国统一进程加快实现完全统一的新时期,对“塑造统”的挑战

  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在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同时,中国统一进程也进入了加快实现完全统一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没有给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具体时间表,却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按照“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的部署,可以肯定,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多年,将是1949年以来中国统一进程快速推进的时期。

  现在有人提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并不表明二者将同时实现。甚至认为,到本世纪中叶,即使没有实现中国完全统一,也不意味没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战略部署、政治承诺的过分简化,而过分简化往往就会形成事实上的歪曲。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肯定不可能认为已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可以预料,在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多年中,中国统一进程加快推进,将成为这一进程最重要的特点,将对进程产生最重大、最全面、也最深刻的影响,并从而成为这一时期“塑造统”面临的最基本挑战。

  未来三十多年,中国统一进程的快速推进,实际上就是“塑造统”节奏的不断加快。节奏加快当然是“塑造统”明显而重要的变化,必然受到人们关注。但更重要也更应受到人们关注的是,“塑造统”节奏加快引发的多方面、多层次影响。首先,在过去长达近七十年的漫长时期中,“塑造统”长期存在并积累的困难和不足之处,在节奏加快后,不仅更明显、更严重地表现出来,而且它们对“塑造统”的干扰也将更为突出;其次,节奏加快引发的新问题、新矛盾的形成、发展与暴露,对于中国统一进程加快推进的干扰。实际上,这两方面都有十分广泛、多样的内涵,以及引发的广泛、多样化的影响,因而必须受到严重关注。

  上述两方面,由中国统一进程快速推进、“塑造统”节奏加快引发的影响,正是当前和未来三十多年“塑造统”面临的最基本挑战。这些挑战的出现是必然的、无可回避的,只能也必须积极面对。不仅必须有效化解,而且必须积极争取变挑战为机遇。

  2.加大力度,实现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更加充分有效地转化为中国统一直接推动力

  1979年以来,在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大陆已经形成了对台湾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是连“台独”分子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但也存在另一方面的事实,即大陆的“塑造统”还存在较明显的不足之处,中国的统一进程还不如人们的期待,甚至可以说跌宕起伏。显然,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与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反映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没有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塑造统”的直接推动力。值得重视的是,事实表明,大陆对台湾的优势越强大,这种落差可能越明显,越受到人们关注。由此可以预料,在当前和未来的三十多年,随大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续推进,大陆对台湾的优势必将更加强大,更为突出,但很可能也会出现这一落差也更为明显、更为突出的局面。所以,加大力度实现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更加充分、有效地转化为中国统一的直接推动力,将是“塑造统”面灵的重大挑战。实际上,也是最主要的挑战。

  1979年以来的事实清楚表明,大陆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是大陆形成对台湾强大优势的前提和基础。显然,大陆对台湾强大优势的形成与持续强化,是大陆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表明,虽然这一优势对于中国统一进程,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却不是进程直接的推动力。必须经由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大陆对台湾的优势才可能成为统一进程直接的推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塑造统”其实就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政策推进过程。1979年以来的事实显示,实现这一转化,或者说实现“塑造统”,是十分艰难的过程。近四十年来,有两方面的落差表现最明显,也最受到人们关注。其一,1988年以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人员往来发展迅速,早已达到很大规模,对两岸,特别是对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事实已成为中国统一进程最引注目的亮点。但引起人们关注,甚至忧虑的还有另一方面的事实,即1988年以来,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恶性膨胀,不仅坚持“台独”立场、坚持推进“台独”路线的民进党在台湾两度执政,两岸的统“独”对抗一再成为两岸关系主轴;同时,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和对统一的支持程度,一直下滑,屡创新低(近期有所提高,但原因却不是交流导致)。显然,两岸合作交流的大发展,与实现中国统一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落差。其二,从1949年开始,两岸在国际上的激烈较量,就一直是中国统一进程的重要内容。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大陆已经取得在国际较量中的明显优势,而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大陆对台湾的优势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大陆国际地位和影响持续、较快增强,在国际较量中,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已达不可逆转的压倒性程度,台湾在国际上长期陷于严重困境。但另一方面,两岸在国际上的较量不仅仍在持续,而且一再激化。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是历届台湾当局,包括马英九当局的重要政策,尽管策略不尽相同。值得重视的是,台湾当局还不时有不同程度进展,例如,美台关系、日台关系的一些进展等,如最近美国通过的《台湾旅行法》就是一例。所以,在国际上台湾虽然陷于严重困境,但没有陷于绝境。显然,大陆在国际上对台湾的强大优势,与迫使台湾接受统一之间存在明显落差。

  上述两方面明显存在的落差,清楚反映了大陆对台湾强大的优势,转化为中国统一直接推动力的主要不足之处。这正是过去近四十年中,“塑造统”一直面临的主要挑战。可以预料,在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多年,加快推进中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这一挑战不仅始终存在,而且随统一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挑战将更为突出,应对这一挑战将是“塑造统”的主体内容。

  3.关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国统一大政方针的主要不同认识,对“塑造统”的挑战

  1979年以来,特别是1988年以后,对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中国统一大政方针,在总体上保持着基本一致的认识。但随着两岸关系,特别是台湾岛内政局的变化,对于如何贯彻这一大政方针,逐渐出现不同认识。2016年以来,大陆出现的“武统”议论,就是很典型的表现。这种不同认识虽不能改变大政方针,但对于贯彻落实大政方针的干扰不可忽视。可以预料,在当前和未来时期,随着中国完全统一进程的持续加快推进、“塑造统”节奏的加快,对于统一进程一些重要问题的不同认识将持续出现,并经由新媒体扩散,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干扰作用,从而成为对“塑造统”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目前,以下两个主要不同认识,是对“塑造统”最主要的挑战。

  (1)关于两个大局关系的不同认识

  两个大局的关系,即中国的统一与中国的发展的关系。在1979年以后的较长时期中,关于这两个大局的关系似乎没有明显的不同认识,人们基本上一致认为统一必须服从于发展大局。但随着中国发展与统一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开始出现不同认识。一些人坚持认为,统一服从于发展,只能是避免因推进统一而干扰发展。显然,这一认识认为,推进统一必然妨碍,甚至损害发展。实际上,这一认识既过分夸大了发展对统一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发展了,“自然”就能统一;又过分夸大了推进统一对发展的干扰、损害。所以,按照这一认识,只能是先发展,再等待统一,即本文前述的“自然统”。

  实际上,发展与统一两个大局,是完全可以形成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促进统一确实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干扰国家发展,但同时对国家发展也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主要是促进统一,不仅将通过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直接推动整个中国的发展,而且实现统一将消除中国发展的最大隐患,创造最有利的外部环境;发展对于国家统一确实有重大的促进,但也可能对统一形成阻碍,主要是因过分顾虑推进统一干扰发展,而对推进统一心存犹豫、不积极作为。深刻认识中国发展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处理两个大局的关系,从而以积极作为,趋利避害,形成发展与统一同步推进、同步实现的良性互动。

  (2)关于“和统”与“武统”的不同认识

  1979年大陆提出并开始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近三十年来,“和统”基本是人们的共识。但是,2016年坚持“台独”立场,推行“台独”战略、政策的民进党在台湾再度执政后,两岸迅速陷于新对抗,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导致出现近三十年来最广泛、强烈的“武统”议论,一度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一些人认为,大陆可能改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同时在无形中,还形成了“和统”与“武统”截然对立,即二者只能取其一的认识的局面。在深层次上,这后一方面影响其实更为重要,因为这已产生严重误导,实际压缩了大陆战略选择的空间,从而成为当前和未来三十多年中,对“塑造统”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

  实际上,“和统”与“武统”,完全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陆方面一贯的立场是,尽最大努力争取实现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在2005年3月颁布并实行的“反分裂国家法”中,有明确规定。该法中,在强调贯彻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同时,明确列出了使用非和平手段维护国家统一的三种情况。2008年马英九在台湾执政以来,大陆领导人相关讲话和其他重要文件,没有继续直接提及使用武力,但一直都明确表示“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的‘台独’图谋”,“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充分表现了大陆方面反“台独”,反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强烈信念和强硬态度。所以,“和统”与“武统”绝不是截然对立的政策,而是共同维护、促进中国统一的政策。“和统”是主导和核心,“武统”是不可缺少、不可动摇的支持和保障。对于未来时期“塑造统”,“和统”与“武统”缺一不可。那种认为“和统”与“武统”截然对立,把二者截然分开的认识,实际上大为限制了大陆“塑造统”的战略选择空间,是对“塑造统”的不可忽视的挑战。

  很明显,上述两组不同认识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实际上不仅有密切联系,而且特别有着相同的认识根源,即一些人由于把发展与统一、“和统”与“武统”视为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无视实际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并且完全可以形成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他们形而上学的认识,将大为限制大陆“塑造统”的战略选择空间,从而阻碍“塑造统”的成型与实现。

  三、几点结论

   1.“自然统”与“塑造统”是关于实现中国统一途径的不同认识。中国统一进程严重而复杂的对抗性决定了,中国的统一进程必然充满艰难曲折,必然经历漫长的促统过程。所以,即使中国未来更加强大,也没有“自然统”的可能,只能“塑造统”。等待不可能等来祖国统一,只有积极作为,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统一进程近七十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塑造统”是唯一正确的统一途径。

  2.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统一进程加快推进、实现完全统一的新时期。统一进程快速推进,即“塑造统”节奏的加快,是这一新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塑造统”节奏加快,意味着大陆必然加强促进各方面的促统行动,从而必然导致中国统一进程促统与拒统基本矛盾的突显、强化,甚至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激化。如何在大陆主导下,以最符合中华民族当前和长远利益的方式,处理促统与拒统的基本矛盾,以在最适当时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将是新时期“塑造统”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3.长期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大陆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已经对台湾形成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局优势。这是大陆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并不是统一进程直接的推动力。长期以来中国统一进程的跌宕起伏,充分显示了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与实现统一的目标之间的明显落差。进入快速实现中国统一的新时期,随中国的更加强大,以及“塑造统”节奏的加快,这种落差将更为明显。如何将大陆对台湾的强大优势,更加充分、有效地转化为促统的直接推动力,将是新时期“塑造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塑造统”节奏加快,实际上就是这一转化过程的加快进行。这将更需要积极作为,更需要艰苦细微的工作。

  4.进入快速实现中国统一进程的新时期,由于统“独”对抗的必然深化、复杂化,以及“塑造统”节奏的加快,导致出现对于贯彻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不同认识。目前,不同认识集中于两方面: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统一与中国发展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和统”与“武统”的关系。这两组关系内涵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却有密切联系,特别是有导致不同认识的相同根源。一些人对这两组关系都作了形而上学的认识与解读,把发展与统一、“和统”与“武统”视为截然对立的关系;而不是如实地视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并且可以形成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将大幅度限制“塑造统”的战略选择空间,从而成为思想观念上不可低估的重要障碍。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5月号,总第245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