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央网路报:两岸对抗牌有利民进党选情吗?
http://www.CRNTT.com   2018-05-31 10:51:26


  中评社台北5月31日电/中央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说,从蔡英文对二十四天内丢失两个邦交国的反应来看,她不仅无意寻求重建两岸政治互信,以挽救台湾的国际处境,反而打算藉此把两岸对抗升级。这应该是基于历来所谓大陆愈打压,民众愈抵制大陆的判断。 

  蔡英文说,她对大陆“不再忍让”,为此,她首度把“我国、台湾”和“中国”并提,言词上表露了“两国论”立场,用较强硬态度来面对大陆。而“外交部长”吴钊燮已在稍早的时候,就先说明为何使用中国而非大陆的称呼。他说,因为世界各国都使用中国的称呼,所以台湾也跟着使用。此种说法似是而非,尤其违反了“宪法”与法律。根据“宪法”精神和两岸条例旨意,“中华民国”即是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一个中国架构下的两个地区,所以不应把大陆称为中国。这是台湾自己的特殊情况,岂能援引外国为例?否则,难道世界各国都和大陆建交,台湾也能寻求和大陆建交吗?那将不仅无法改善两岸关系,更反而会提前引爆两岸摊牌。 

  加上行政部门将严审大陆来台人士及团体,显示随着十一月地方选举愈渐接近,民进党仍将重施两岸对抗牌,以动员选票。可是如此真的有助其选情吗?常常被引用的例子是1996年大选时,大陆针对“台独”而发的军事警告,反而助长了李登辉高票当选;2000年大选时,大陆又高调警告“台独”,使得陈水扁得以较小差距胜出。 

  然而,当年的李登辉却不是主张“台独”的。相对于代表民进党并揭示“台独”的彭明敏,李是明确标举国家统一的。他在胜选后的就职演说中,也才会高亢声言,“登辉相信:在二十一世纪,两岸中国人必将完成国家统一的历史大业!”至于后来他走上“台独”之路,有其复杂因素。因此,九六年大陆的警告纵使有利于强人形象的李登辉,也不代表有利于“台独”。而现在蔡英文并不具备强人条件及当年李的高声望,又有明顕“台独”动向,难道不会因为台海危机再起,反而使得民众唯恐避之不及? 

  至于2000年陈水扁当选,得利于国民党分裂,否则原属国民党阵营的连、宋得票综合,远远超过扁的票数,实难得出大陆警告反而有助扁当选的结论。况且当年扁的两岸政策是降低“台独”旗帜,改走和解路线,以避免刺激大陆。如今,大陆的政、经、军实力均大为增长,两岸的经济、社会关系已密不可分,蔡英文、民进党若认为两岸对抗牌有利,恐怕又是与主流民意悖离的误判。 

  专栏说,过去一年多来的各项民意调查一致显示,虽然主张“台独”者仍多于统一者,但是主张统一者已明显增加,主张“台独”者则明显减少。显示民进党的“台独”动向不仅无助扩大“台独”民意,反而由于当前两岸当局之间关系趋向紧张,统独对撞的危险不断加剧,促使民意对“台独”将导致台海危机而提高警觉。因此,国民党更应该有信心打出两岸和平牌来争取选票,毕竟民众没有理由不选择和平而宁愿附和两岸对抗。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