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武大:区块链和大数据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4-12 11:00:49


 
以上四个方面暴露出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各层面均面临数据共享协同问题。跨部门、跨机构、跨领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由于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干扰,不能及时上报与披露。各部门以制度规定、数据安全为由形成数据信息孤岛,难以实现数据快速共享协同、公开透明。
那么,上述短板和不足该如何解决?
首先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管理体系中,突破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多源融合、全程留痕、隐私保护、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障碍。从目前来看,“区块链”具备很大潜力。
2019年区块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已经在多领域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疫情应急管理领域中,已将区块链+大数据应用于疫情监测及预警、疫情信息公开及协同、疫区物资调度等场景。
例如,由武汉大学崔晓辉教授团队开发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防护物资信息交流平台-珞樱善联”,该平台基于多项区块链溯源、物流管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通过将定点医院、社区发热门诊等医疗物资受赠方与爱心企业、公益基金、爱心人士等捐赠方进行了有机链接,捐受双方意愿线上精准对接,能够使抗击新冠肺炎防护物资的捐赠方和受赠方信息完全公开透明。
未来,我们需要开发更多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协同疫情防控平台。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共享平台,将政府不同部门,部门内部不同单位之间,以及各医院,防疫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信息进行有机链接,确保部门内部信息的畅通,也为更高层面获取综合信息提供了保证。
考虑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稳定需求因素,早期疫情信息不宜向社会公开披露时,通过采用区块链加密与溯源技术为有关信息向临床医生、卫生专家、各级地方疾控及政府各部门进行可控信息共享提供相应渠道,从而为多方参与疫情讨论和决策提供有效平台。
此次疫情由于发生突然、传播速度快,在前期抗击疫情中信息技术缺席了。
针对此次抗击疫情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要重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这也是我们信息工作者的责任。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但在灾难出现后,最勇敢的人不应该成为最悲壮的人。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应用能极大的减少灾难的出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