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压制疫情政策要合适有度
http://www.CRNTT.com   2020-04-17 00:29:13


 

  有观点认为,外国实现了群体免疫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免疫落差,会让中国失去优势。恰恰相反,若是某些国家放任疫情蔓延,短时间内完成群体免疫,其人道灾难将是历史上罕见的,后续的社会经济动荡无休无止,何谈相对于中国的优势?曾有论文考察了历史死亡人数较多的15次瘟疫及其影响,发现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达三四十年之久。所以,政府强力干预,延缓疫情高峰的到来,是有极大价值的。这样压制政策也是为疫苗的研究争取时间。

  我认为,疫情持久战下,一个国家的经济部门应该被甄别区分为两类:关键部门和非关键部门。经济统计与决策部门应该随时观测经济关键部门的运行情况,这是底线思维。不做出产业的关键与非关键部门的区分,就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安全。那些关于全球产业链受冲击,以及各种疫情之下种族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的声音,都会干扰一个国家的明智决策。将经济区分为关键部门与非关键部门,就知道底线在哪里,就可以大胆地开放,深度且自信地参与全球化的进程。

  “防疫情”与“稳经济”并举,检测病毒的能力是关键。我们应该进行国际合作,加大检测技术的科技投入并提升产能。这是“压制性战略”可持续的技术条件和基础。如果将所有人都进行社交疏离,没有经济体可以长期承担。只有快速、准确地甄别出感染者,只对感染者和家属隔离,才能降低社会经济成本。

  我还建议大力加大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这是谋长远,也是应对当前疫情所需。如果疫情反弹,我们应该有更强大的医疗健康体系。中国第一阶段抗疫成功,为我们赢得了加快加强医疗应急能力的宝贵时间,要利用间歇期,加强卫生部门的能力建设。今年,我国财政投入两万亿强化“大卫生领域”,将会被历史证明是最明智的政策。另外,市场参与者也要深谋远虑,思考如何参与健康产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